推荐阅读:中国为什么要花2个多亿,从印度进口茶叶?
作者:暴哥
来源:暴财经(ID:icaijing123)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baoge-cj或评论留言
9月15日,香港区政府房屋委员会宣布今年推售的新建和重售居屋单位以市值六折出售,售价在117万到489万之间。
香港的房子一般分几种,公屋、居屋和私宅。
公屋一般就是政府建造出租给买不起房子的家庭,可以理解为内陆的公租房,私宅就是正常的商品房。
居屋在香港可
及申请数量,可见最终居屋的申请竞争会非常激烈,意味着大部分的家庭最终只能错失。
01
为什么居屋一开始接受申请,人们就蜂拥而至抢房?一方面是相对私宅来说便宜,价格打了6折。
另一方面,是香港的私宅实在是贵,居屋成了很多家庭买房唯一的希望。
香港的房子贵吗?
贵,太贵了。
有多贵?
看看最近香港成交的一些受欢迎的房产,香港房屋单价普遍在1-2万港元/平方呎,按照平均1.5万港元/呎计算。
1平方呎(sq.ft)=0.092903平方米(㎡),1.5万港元大约等于1.3万元人民币,换算过来就是大约是14万元人民币/平方米。
尽管是一套六七十平方的小三房,总价就接近上千万,这对很多工薪一族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以说,香港不仅仅是中国房价最贵的城市,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房价最贵的城市。
根据全球知名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20全球生活报告》显示,香港仍是2019年全球房价最贵城市。
房价超越世界名城,比如洛杉矶、巴黎、温哥华、纽约、慕尼黑等。
02
香港的房价之所以会那么贵。
一方面是人口和土地。
香港其实就是一个岛屿,本身香港的面积就不多,大约1111平方公里,更要命的是房屋用地占比很少。
香港地势多山,且郊野公园和湿地占地面积大,这直接导致了香港的可建筑土地稀少。数据显示香港已建设土地占24.3%,其余75.7%为郊野公园、水塘等,其中房屋用地面积仅占6.9%。
地少之余,人还多。香港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城市经济发展名列前茅,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凭借着强大的人口吸引力,有一段时间香港人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虽然最近几年香港的人口增长缓慢了一些,但是每年还是处于人口增长状态,越积越多的人口总量,土地面积又一直不变,香港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
截至2019年年底,香港总人口750万人,较2018年年底增加1.42万人。
从人口密度来看,香港的人口密度从1950年的1788人/平方公里,变成1990年的5236人/平方公里,再到2019年香港人口密度6779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集,自然就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住房需求,长期的供不应求,导致香港房价越来越高。
当然,土地和人口也不是唯一的原因,香港房价涨上天的背后其实还有着贫富差距以及“不可描述”的不同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原因。
在香港,早就在1997年,当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推出了著名的「八万五建屋计划」:加大土地供应,提高政府公屋的建设比例。
当时的目标是:
1、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八万五千个
2、十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
3、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 短至三年
不过当时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并没有被执行,就是因为当时香港房价下跌,引起了大量的香港居民上街游行示威,反对计划的推行。
2003年7月1日,50万人大涌上香港街头,浩浩荡荡,抗议香港房价下跌,要求港府救市,董建华滚蛋。
反对房价下跌的肯定不是无房的人。
最后的结局就是董建华黯然离场,一个打算让大量香港人安居乐业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了。
一直以来,香港房价永无止境地上涨,这其实早已经反映了香港的楼市发展模式本身就是值得反思的。
更何况,内陆也帮着验证了,内陆的楼市学习了香港模式,房价同样是蹭蹭蹭往上涨。
2020年深圳曾经提出要放弃香港模式,学习新加坡模式。不过可预见的是,新加坡模式早已经不是深圳想学就能学得了的。
03
在很多无房者的意识里,香港房价早已高得“变态”。对于很多的工薪一族,私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尤物。
香港头顶着一大堆高端名号,比如
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
纽约、伦敦并肩“纽伦港”,全球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
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不过,在这耀眼光环的底层,又有多少人因为高房价活得不堪。
在香港,一间房子被纵向切割,这还不够,还要横向切割。
笼屋,劏房,棺材房,就成为了香港一大特色。
很多在香港居住的人经常会戏称自己“能屈能伸”,能在外面大放异彩,也能屈居在小得让人压抑的笼屋,劏房,棺材房里。
这戏称的背后又包含了多少的无奈。
房子,已经成为了不少家庭最重的负担。
面对楼市,很多人又不得不掏空家里六个钱包,扛上未来几十年的包袱,只为这一砖一瓦凑成的避风(逼疯)港。
当然,内陆很多城市的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虽然有的人不愿意承认,但是这世上确实存在“马太效应” 。
有时候,富人越来越有钱,并不是因为他们更努力,只是单纯因为富人本身更有钱,其中一个因素就在于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