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年限之辩:长是金,短是宝?银行人士一语道破真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人生在世,买房是头等大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房的首选方式就是贷款购房。那么,房贷年限是越长越好,还是越短越好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房贷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还款压力和利息支出。年限越长,每月还款额就越少,但总的利息支出却会更多;年限越短,每月还款
对于固定收入群体来说,在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货币收入往往滞后于价格水平、生活费用的上涨,房贷期限越长,所需支付的实际成本越高。
房贷期限的长短还关系着风险防控。通常来说,贷款的期限越长,其信贷风险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借款人出现违约的概率会增加,比如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家庭结构等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出于风险防控考量,部分商业银行要求贷款期限与贷款人年龄相加不超过70;并且,若将房贷期限延长至40年,很容易出现“退休了还在还贷款”情况。
问:提前还房贷,是好的选择吗?
答: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涉及到未来的通胀问题,以及借款人个人的投资渠道、个人收入类型等。要结合个人收入结构、个人职业规划、对经济指标走向的研判等各种因素,审慎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要回答是否应该提前还房贷,不能依靠“给银行打工”这种简单思维,而是根据经济学原理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比较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分析不同时期、相同数量人民币的购买力,以及个人收入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变化。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什么?很长时期内,不论是个人住房贷款还是企业经营性贷款,所执行的利率均为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是根据通货膨胀矫正的利率,即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假设贷款的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4%,实际利率就是6%,通货紧缩则反之。但是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群体,但对于变动收入群体来说,他们的货币收入通常会走在价格水平、生活费用上涨之前。因此,如果未来的收入将逐年增加、且增幅较大,不提前还款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而固定收入群体则反之。
来源/经济日报(记者/郭子源 策划/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