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 杨涛
“蜀道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蜀道上发生的事件,既有谋略,也有故事,其中充满了人类的智慧……”
提到蜀道,你会想起什么?也许是千古名篇《蜀道难》中的那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这条古老的道路上,上演了楚汉之争时大将军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更见证了蜀相诸葛亮出师未捷的千古遗恨……于是,在初夏的末尾,位于成都的阿来书房迎来
912年任大元帅府参谋部测量局副科员,并入湖北法律专科学校学习。1918年因反对签订《中日军事协定》入狱,获释后回沪任中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副团长,参与创办《救国日报》,宣传反帝反军阀。1919年参与声援五四运动。1921年任粤军许崇智部前敌总指挥部军法处长、参议等。后赴渝创办《重庆时报》,宣传北伐。后任湖北省政府。晚年定居武汉。
袁复礼(1893年12月31日-1987年5月22日),字希渊,河北徐水县人。地质学家、地貌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先驱,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会员之一。参与并领导了由斯文赫定发起的"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北极星奖章"。与安特生一起从事过"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在甘肃武威最早发现中国的早石炭世地层;在西北最早发现大批爬行动物化石。
洪深(1894年12月31日-1955年8月29日),学名洪达,字浅哉,号伯骏、潜斋,曾用笔名庄正平、乐水、肖振声等,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民国时期电影的开拓者、导演、剧作家、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从中国话剧和电影的草创时期开始,就进行了编剧、导演、表演等全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是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
王雪涛(1903年12月31日--1982年11月24日),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历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著有《王雪涛画集》、《王雪涛画辑》、《王雪涛画谱》、《王雪涛的花鸟画》等。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1995年6月25日),原名李新喜,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后勤工作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朱智贤(1908年12月31日-1991年3月5日),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抗战开始后回国任江苏教育学院、四川教育学院、中山大学教授,香港达德学院教务长兼中山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中央出版总署教育组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1951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教育系主任、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林崇德。
冯钟越(1931年12月31日-1982年10月),北京人,杰出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研究工作。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航空结构分析系统(HAJIF)的开发研制和航空结构静、动、热强度试验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