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 18:30信息 • 发布者: 光明网

人民币强势崛起:7月16日汇率动向与全球经济格局变迁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世界中,汇率变动犹如经济脉搏,时刻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弦。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考指标,汇率不仅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更影响着跨境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格局。今天,让我们聚焦7月16日的人民币汇率,探讨其背后蕴含的经济洞见。

想象一下,当你打开手机,看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2关口时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中国经济实力的直

高利率,欧元区降息周期的启动则使美欧之间的利差扩大;在欧洲议会选举和印度选举结果、巴以冲突与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等地缘政治动态影响下,避险情绪再次抬头,促使投资者增加对美元资产的头寸,推高美元指数。

上述因素推动美元指数上行,相应地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带来短期的、暂时的、阶段性的、波动式的压力。

人民币展现韧性

强势美元下,非美货币普遍承压,而人民币展现出较强韧性。

庞溟直言,如果观察追踪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可以发现其调整幅度远低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

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近日指出,随着美国通胀回落受阻,市场预计美联储降息的时点延后、幅度收窄。今年以来美元汇率、美债收益率总体反弹回升,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大,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其中亚洲货币贬值加快,近期备受市场关注。

“我国外汇市场运行面临的外部挑战增多,但再次经受住考验,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韧性。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汇率预期更加平稳。”朱鹤新说。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提出,人民币在扮演亚洲货币的“压舱石”。人民币在近几次美元显著上涨的过程中成为非美货币中的强势货币。

例如,2023年8至10月,随着市场逐步定价美联储继续加息和更晚降息,美元指数升值约4%,但对人民币仅升值2%;2024年4月9日公布的美国2月CPI数据再超预期,市场对全年降息次数的预期从2.6次迅速下调至1.6次,带动美元指数急升2%,新兴市场货币出现急贬,而同期,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仅略升0.1%,让人不禁联想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形。

基本稳定有支持

下一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怎么走?

朱鹤新称,未来,中国外汇市场有基础有条件保持稳健运行,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在他看来,主要的支撑因素概括起来是“三个更加”,一是经济基本面更加坚实;二是市场韧性更加明显;三是应对经验更加丰富。

朱鹤新提到,我国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汇率避险工具运用更加广泛,人民币跨境使用占比稳步提高,外汇市场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同时,近年来,中国外汇市场成功应对多轮次高强度的外部冲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我们将继续高度关注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充实用好政策工具箱,防范人民币汇率超调和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庞溟也认为,从经济基本面上看,中国经济运行延续向上向好趋势,中长期发展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得到加强,人民币和中国资产将继续提供持续、稳健、安全、长期的投资机会。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庞溟认为,无论从多元化配置、长线操作还是汇兑损益等角度考虑,关注和增配非美元资产的大趋势都不会改变,与避险属性较强、收益稳健性较好、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流动性较强的人民币资产仍具吸引力。

从政策的角度看,庞溟指出,外汇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均衡,有关部门会继续加强对市场预期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引导,未来政策工具箱里留存的工具选项依然较为充足。

他预计,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得以增强,汇率超调的风险将得到有效防范,汇率纠偏的力量和机制将得以健全,人民币汇率将稳步回升、温和走强,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作者:夏宾

来源: 国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