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适应性考试B+线左右的学校,次新高中和新高中涨分动能非常足,所以这样造成可能(中考成绩)480以下只有两三所高中。
对于深户来讲,今年的适应性考试(不含体育)380以下都应该把它当做边缘生来处理,去安排填志愿,不然很容易没有公办普高读。因为2024年已经明确是有这样的信号,会比2023年中考的试卷稍微难一点点,要在2024年中考里面加100分,可能还是要发挥的比较完美。
所以家长一定要
数都同样来自五湖四海,肯定跟智商扯不上关系,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家庭环境造成的,AC类学生的家庭条件更好,家长有更多的时间与资源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他们大多数都会花很多钱让孩子课外补习,有很多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补,而到了初中,课外补习的更多,特别是A+的学生,毫不夸张地说,起码90%都有课外补习,也就是说,AC类的考生成绩是依赖课外补习来提高的。
众所周知,在深圳这个高生活成本的城市里,D类考生的家庭条件本来就较差,家庭收入又低,能花得起钱给孩子补课的家庭很少很少,就算花得起的家庭也很多是选择低廉收费的小教培,比如晚托班辅导作业的机构,而真正能花大钱让孩子去名牌培训机构补习的寥寥无几。所以D类A+的考生大多数都是靠学校的教学,他们的学习成果是本色教育的的真实体现。
记得有位初中学校的校长说他们学校最喜欢招非深户的优生,这些学生大多数靠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力强,而不是靠补课补出来的成绩,可塑性更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到了高中,D类非深户学生的优势会更大,一是高中时补习时间少了,靠补习来提升成绩的学生进步的空间会变小,二是排名靠后的学校由于AC、D的录取分差很大,AC类学生凭B的成绩就能录取,而D类生则要A以上,那么同间学校按成绩分班的话,D类生几乎都能进重点班,而AC类的学生大多数只能进普通班,这样学校的优质资源一下子就给了D类学生,从此就翻身农奴把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