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有多丰富
城市治理就有多复杂
像深圳这样的超大城市
基层治理更具挑战性
2023年第43期《法说平安》
一起走近基层治理背后的“红色引擎”
本期提要
1
高额水电费
在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社区,一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处曾因为水电费和物业管理等问题产生了不少矛盾,双方甚至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位于甘坑社区的佳和园是一个2001年建成的小产权房小区,目前有住户600多户。多年前,首批入住的部分居民就质疑小区水电费偏
,急于入住的她经人介绍,花27万买了县城运政路上的阳光小区一套130余平米的房子。据薛女士介绍,熟人当时说过这是村子集资盖的房子,也就是小产权房,但想着花小钱就可以住大房子,也就并未太在意。
12月19日下午,记者走访中看到,该小区共两栋10层建筑,由于家中无法供暖,许多业主在家中都要穿着很厚的棉袄。“2020年住进去的时候只通了水电,我们问开发商何时通天然气,对方说另一栋楼盖好后一并接通。”其间,眼看另一栋楼也建成交房了,开发商仍以各种理由推脱。今年3月份,开发商突然在业主群和楼道张贴通知,说要收取每户5000元燃气开通费,汇总后交给燃气公司办理完手续就可以通气。让业主气愤的是,钱交了仍不见开发商动工,下半年开发商的另一合伙人以收的钱不够为由,又收取每户2500元,承诺的10月底通气也未兑现。“从那以后我们打电话发信息,均无法联系上开发商。”
据了解,由于该小区是小产权房,入户电使用的是临时电,每度8毛钱且无法享受国家用电补贴。由于没有通天然气,做饭也只能使用电磁炉等用电设备,进一步导致业主生活成本升高。在一份业主提供的房屋买卖合同中记者看到,该合同并非商品房买卖制式合同,卖方为一杜姓男子,落款处只有签名,没有公章。据业主反映,房子当初是3名搞工程的当地村民开发。随后,记者根据业主提供的杜姓男子电话联系,始终无法接通。
住建局:通天然气需办理房屋安全鉴定,开发商从未联系
随后,记者和薛女士来到泾阳县住建局。说明来意后,该局信访办、燃气办以及泾阳县天然气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与业主沟通情况。据该局信访办宁姓工作人员回复,该小区是当初是村民自建房对外出售,属于经营性自建房。由于此前该区域属于泾河新城管辖,2021年才再次交给泾阳县管辖。经过了解,该小区开发过程中并未给住建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前期也没有规划天然气部分。
“我们买了小产权房子确实无知,也很后悔,但小产权房子就不能用天然气,只能在大冬天挨冻?”薛女士说,小区百十户业主跑了多个部门,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对此,该工作人员对大家急切的心情表示理解,但他表示,为了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今年省住建厅等16部门今年联合发布《通知》。11月6日,泾阳县自建房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也发布通知,要求对经营性自建房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把房屋安全鉴定结果作为办理更换各类证照的强制标准和前置条件,督促自建房产权人(使用人)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和登记备案。目前天然气公司管道接口已经铺设到该小区,但需要该小区产权人办理相应前置手续,达到安全条件后才能和天然气公司签订通气协议。
“目前小区开发商并未办理相应手续,业主也可以组成业主代表,按程序办理相应手续。如果开发商联系不上,后续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权。”该工作人员表示,事关安全问题不敢马虎,因此还需要业主与开发商作好进一步沟通。当天下午,薛女士称会继续联系开发商,同时与其他业主联系进行维权。
华商报记者 王斌 实习编辑 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