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中国武警
月薪七八千的军人在二线城市买房心得
文| 逗比的油泼面
前两天读了哨位的头条文章《月薪七八千的军人,该如何在均价数万的城市买房》后,我有些触动,想把夫妻这些年的购房心得跟大家做个交流,抛砖引玉,权当借鉴。
首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我和爱人都是城镇普通家庭的孩子,他是正连职,我在政府部门工作。两个人相识三年、结婚两年,参加工作正好都是四年整。婚前各自买房时有父母支持,我们非常感谢。但结婚后
全军推广。
与这项政策有关的具体要求是:
①报批项目手续。
地方自然资源部门依规协助办理军队新建住房建设审批手续;
②落实军队人员住房。
根据驻区部队人员住房需求,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协调落实军人住房,把符合条件的军队人员优先纳入政策性住房保障范围,或者委托企业定向建设住房,或者组织团购普通商品房;
③处置遗留问题。
着力解决军队已建成住房遗留问题;
④改造军队老旧小区。
积极协调解决军队公寓住房和自有住房老旧小区改造问题。
着重强调的是:
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军队新建住房建设审批、规划报建、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为军队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从前面的详细介绍中,大伙可以发现——
这一堪称模板的工作经验中,在解决军队人员住房问题方面,采取的手段有3点:
优先政策性住房保障
委托企业定向建设住房
组织团购普通商品房
涉及到的创新措施有5条:
手续审批对接联审
不动产登记常态化传送
配套费用政策减免
老旧小区改造审批
住房配套保障设施纳入市政管网
并且,对符合规定要求的住房保障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成熟一项办理一项。
这一切方法、举措所聚焦的核心,就是要探索一条新路:
军队住房,社会化供应!
“军队住房,社会化保障”,绝对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子。
毕竟,军队是要打仗的。
把一些军事属性不强、但却与官兵联系极为紧密的事物,交由社会去解决,或许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日子,需要着重探索和推广的。
以前,部队的饭,都是自己做的,后来一些科研院所、一定级别的机关,其伙食都是由社会化保障了。
以前,营区的卫生,都是官兵自己搞的,如今越来越多的营区,也引入了社会化的物业保障。
军队人员的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乎军心士气的存在,解决的好不好、能不能持续地解决好,关乎练兵备战的热情,联系着长期服役的心劲。
所以,当我们看到“军队住房社会化保障”的工作经验得到推广时,是非常欣喜的。
事实上,在以往也有一些地方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2020年8月,哨位君在《中国国防报》看到了来自辽宁省营口市为驻地军人提供购房优惠的报道——
辽宁营口市为驻地军人采取的是“团购”的办法——
- 军分区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驻营口现役军人集中购买商品房优惠政策;
- 市住建局认真核查选房企业资质,向开发企业争取一定购房优惠;
- 营口市为购房官兵每平方米补助600元,并全额减免购房契税。
以上举措,主要解决了2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许多官兵对驻地优质房源不清楚。
于是,营口军分区协调军地部门走访市区核心地段,遴选了高品质楼盘;
第二,官兵的购房预算有限。
于是,在争取购房优惠的基础上,营口市再贴补每平米600元(这600元补助,相对于当地几千块的房价来说,也是很解决问题了),同时还全额减免契税,这又可以省下几万块。
每一名为国执戈戍守的军人,
都值得一套遮风挡雨的住房。
期待——
在解决军队人员住房问题上,会有更多的大招、管用的招!
本文作者:哨位君
素材来源:学习军团、解放军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