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00:15信息 • 发布者: 京楼汤师爷

田家园 二室一厅 228万元

建面: 98.44
楼层:

盘将越来越少,代之以长租房。

同时我们从土地市场也能感受到居住成本的提升。

万科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同比增长24%,但拿地成本则同比上升了85%;

碧桂园新增土地储备同比增长143%,拿地成本同比上升了206%。

拿地成本的上升,必然带来房价的上涨,而在核心城市,拿地成本更是高得惊人。为了保证刚需的居住需求,一线城市不得不在项目自持上下功夫,上海和北京均已试水房企100%自持,其中北京要求自持70年完整的土地使用权。

趋冷的市场对刚需并不是好事

一线的供给受市场冷清的影响急剧减少,却未必能撼动房价,人们更倾向于待价而沽,惜售情绪蔓延。而在新房市场,随着自持项目的出现,原本用于出售给刚需的房子将越来越多地变成租赁房,大量刚需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是选择长期租房子,还是买一套房龄20年左右的小破房子。

当然还有一个出路——自住房,在大量刚需面前,这些房源真的是杯水车薪。亚豪机构的数据显示,北京自住房的供给不到1万套,不到总成交量的一成。

周边市场成为投资兼短住的出路

相比北京一房难求,北京周边的房子正在成为刚需新的选择。就刚需们的反馈来看,选择北京周边房产有两个好处:

其一,投资,手头资金必须尽快买成房子,北京周边尤其是北三县的房子升值速度要比北京快,廊坊房价在206年10月份已经同比上升了40%以上,而北京房价同比仅上升不到20%,这个差异可以为未来在北京置业降低贷款压力。

其二,居住也是越来越好的。前不久,北京七环正式打通,而刚公布的北京地铁规划显示,6号线将延伸至燕郊,大兴线南延至固安,房山线延伸至涿州。可以说,北京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未来将建成类似东京的都会区。数据显示,整个东京圈的轨道交通总长度已达2500公里以上,将4000多万人囊括其中。

只不过对于北京糟糕的交通来说,大多数人购买周边房产都是投资第一居住第二,只要房贷没问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卖掉周边房产选择北京的改善盘。

他们选了“老破小”

今年下半年,笔者有两位朋友买房了,其中一个已经是多年看房了,越来越涨,最终公积金贷款78万买了一套门头沟的40平米的老房子,真正的“老破小”,另一位则是选择了房山的长虹小区,据说是个小产权房小区,不过中介告诉他买的那套房子可以拿到产权证,如此。

这两位都没有得到家里的资助,靠公积金贷款买房,这就是刚需的现状。话又说回来,在这样一个普涨的通道里,越早买成本越低,毕竟一线楼市已渐渐关上刚需进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