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考试院今天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2024年中招录取总分为670分,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其中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和指标分配招生各设8个志愿,统一招生共设12个志愿。
指标分配招生
计划不低于50%
按照教育部关于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相关政策要求,将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指标
,985的苗子,至少211稳保孩子,去哪个学校都是宝。但是大概率会进到如下学校:
1.80中的科技创新实验班
2.北京中学
3.陈经纶的经纶科技人才班
4.80普通班
5.朝阳外国语
6.传媒附中北中分校。
为什么把朝外和北中传媒放到第一梯队,因为朝外的高考成绩说明他有这个实力,而北中传媒是因为他和北中混编分班,可以理解为就是北中,仅仅学籍不同。而且之后的人朝,清朝的实验班又不从统招批次单独招生,所有录取分数会有所影响。
第二档,3500以内,朝阳传统六小强。这个档次的孩子基本都是有能力高考出口600以上,中考也大概率已经签约了直升本校实验班,就算没有直升本校,也大概率的进六小强没有问题。
7、人大附朝阳
8.清朝
9.清望
10.八十睿德
11,陈经纶
12,北中科技分校
这个档次的学校其实列出来的很多,但是归根都是六小强,清朝清网同址编班,没有什么区别,八十睿德之所以排到第二梯队是因为睿德是单独成班,班主任是睿德老师;几年变数最大的就是北中的科技分校,毕竟一个新的学校能有什么样的高度大家都再观望,虽然有多所高校的光环和北中的加持,并且20人小班制,导师制都很高大上,但是毕竟不到万不得已大家都不愿意去做小白鼠,所以把他放到了第二梯队的最后,工大附广华的前面。
第三梯队,这个梯队的争议会比较大,而且涵盖范围也会比较广,更是朝阳区中考的中坚力量,一本率怎么样,真的是这几所学校说了算。这档次的范围放到3500-7000名,而且是一本有保证的位置。
13.二中朝阳
14.清华附广华
15.工大附
16.首师朝阳
17.日坛
18.和平街一中
19.94中
20.和一莲葩园
21.东师朝
这个梯队的学校大都是朝阳区的老牌学校和几所势头很猛地新建校,但是新建校鉴于只有二中朝阳才有第一年的高考成绩,所以排名更多的还是参考了今年高一的期中成绩。二中朝阳三年来分数线一直在升高,人数今年也有扩招,这跟自己的成绩确实出彩是分不开的,现在二中的平均分已经基本锁定了六小强后第一人的层次。广华的硬件和师资没得说,据说去年的孩子今年的成绩也都不错,毕竟第一年,学校的面子还是要的,所以广华今年依旧很被看好,而且扩招一倍。
其他的就是原有的格局了,变化不大,工大附日坛和一94东师朝如果说这几所学校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最大的差异就在生源上,当然管理来看工大附和东师朝要更严格一些。这几所学校的选择大家自己考虑就好,当然能进实验班还是进实验班的好,尤其是工大附的实验班还是很有提升空间的。
至于首师朝阳这个学校去年逼着朝阳教委缩减招生计划,只招一百多人,要小班化精英教学,但是今年依旧120人左右的规模,确实让人很怀疑,是小班教学水平很好,继续保持强势师资管理精英学员还是成绩不理想,不敢放开招生,继续集中优势力量再打造一年品牌的?都是未知数。
第四梯队,这个梯队的学校是大家争取一本的最后希望了,这些学校的一本率可能低于50%,本科率90%。对应的中考排名大概率是7000-9000名。
22.中科附
23.三里屯一中
24.17中
25.东方德才
26.二外附
27,化工附
这几所学校的排名其实一直很稳定,只是在不断的新建校和扩招的压力下录取名次越来越靠后,其实学校的师资和管理都是可以的,只是生源越来越差,出口成绩越来越差,很难找到出头的契机,毕竟生源很重要。把中科附排到第一是因为他的华罗庚班确实还不错,在数学物理竞赛方面入围的孩子还是有一些的。理科好,偏科的孩子其实可以选择中科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不出成绩都难。至于其他的几所学校都是中规中矩的排名,大家可以按照距离选择,毕竟这个层次的高中在租房就意义不大了。至于校额到校的德才和17中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了。
第五梯队就是朝阳中考的守门员了,今年还加了两个陪练的公办改制高中,这几所学校就是大家不想选贯通,想走普高拼一下,看看三年努力之后有没有进步的家长的选择,毕竟三年之后最不济也能上个大专,多个机会总是好的。
28,陈经纶团结湖
29,汇文垂杨柳
30.劲松职高
31.求实职业学校
32.电气工程学校
这几个学校 怎么说呢?能上陈团和垂杨柳就不要上后三个,毕竟是正经的高中,也有集团校的加成,虽然生源一般,但是老师还是能带高考生的,言尽如此。
这是朝阳区的所有今年招生的高中的简单排名和分析,大家报考时可以参考,具体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区留言,祝所有孩子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