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蓝白。
今天,想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中国到底有多少房子?够不够我们住?
为什么房子明明那么多,还有人前赴后继的买房?是这些人傻吗?
买房、租房、大城市、小城市,该怎么选择?
先聊第一个问题。
前一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其中,有基于七普调查的全国居住数据。
按住房间数划分,全国拥有三间房的家庭户最多,达到了1.46亿户。
河南平均每户住房间数最多,4.21间。
上海最少,平
所以现在大城市里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租房居住,有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光是在广州跟深圳这2座城市里,合计就有超过2300万租房人口。而广州跟深圳的常住人口加起来也就只有3600多万人,租房占比超过60%!
为什么在广州跟深圳会出现这么多租房的人口呢?根本原因肯定是房价过高,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当然就只能选择租房居住。因为从成本方面考虑租房的成本要比买房低太多,一套500万房子每个月的租金可能也就是4000多,用买房的钱可以租100年。当年轻人的经济实力不够的时候,租房自然就会成为年轻人的第一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我国对楼市的租房市场的保护越来越完善,“租售同权”也在不断得到落实,从落户到入学,租房跟买房的差距越来越少。花更少的钱却能享受同样的待遇,在房价虚高,大部分人买不起房的时候,租房居住会成为未来的常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真的没必要选择贷款买房!现在的楼市是一个房住不炒的楼市,买房不会给大家带来额外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买房只能满足居住需求。所以也就是说买房只能是一件改善生活品质的事情,但问题是贷款买房会让自己承受巨大的月供压力,会让自己的生活品质下降。例如很多人在贷款买房之后,为了攒钱都不敢买新衣服。
而且按照现在的行情来看,一旦贷款买房,最少都要背上长达20年的房贷。而在20年的时间里,贷款买房的年轻人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这本来是年轻人最好的成长时间,结果却被沉重的房贷浪费掉。更何况国家一直在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现在的房子只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居住,如果因为一个居住地点而牺牲年轻人的成本,这肯定不划算。更重要的是租房能获得良好的居住体验,也能解决大部分人的居住问题,那就没必要贷款买房了。并且我国的物价在不断上涨,居民手里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抵御各种意外风险,如果把钱全部拿来买房,并且还背上沉重的贷款,生活压力会大到普通人难以想象。所以普通人真的没必要贷款买房,完全可以先租房,等到未来房价合理之后再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