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 01:15信息 • 发布者: 奋发柠檬7C2

一百四十一章、郭德纲秀恩爱,真是俗不可耐

只要爱听相声的都知道,郭德纲先后娶了两个老婆。第一任老婆胡中惠,两人1994年认识,半年后就结婚了。随后,两人的日子越过越饥荒,把婚房也卖了还债,于是争吵,婚姻也走到头了。1996年胡中惠生下儿子郭麒麟后,俩人拜拜,郭德纲回归单身,带着一个娃。这个时候的郭德纲处于人生的低谷。

1997年,郭德纲在演出中结识了王惠;随着两人交往,郭德纲又萌动了春心,2000年左右

决定加入“主流相声”这一边了?

事实上,早在2013年,赵本山就正式宣布退出春晚舞台。同年,郭德纲登上了令人垂涎的春节联欢晚会。如今十年过去了,作为喜剧界的佼佼者,赵本山和郭德纲谁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一直是外界争论的话题。但因为赵本山的年龄和资历,很多人认为郭德纲和赵本山在艺术和结构上还有很大差距。那么事实是什么呢?

●—<不同的学艺目的>—●

赵本山出身贫寒。他早年丧母,被父亲抛弃。他从小就和爷爷相依为命。但随着祖父的去世,他孤苦无依,只剩下一个失明的叔叔。

幸运的是,他的叔叔拉得很好。为了生计,两人外出谋生。有人听说家里有外遇,就到主人家吹奏悲歌,以求美餐一顿。有时遇到大方的人,还能赚一点“演出费”。

这期间,他们经常遇到专业做生意的“乐队”,于是赵本山开始跟着乐队学习各种乐器,就是为了以后能吃饱饭。

幸运的是,赵本山已经受够了生活的磨难,所以他在学习上非常勤奋。和乐队一起演出的时候他也很努力,渐渐的在当地有了一些小名气。

后来,随着赵本山的名气越来越大,任何家庭的婚礼或者婚礼,或者任何公司的开业演出,都会邀请赵本山表演。

直到姜昆去东北演出,他才无意中听到有人提到赵本山。后来,在观看了赵本山的表演后,他直接推荐他登上春晚的舞台。从此,赵本山一飞冲天,成为家喻户晓的“素描大王”。反观郭德纲,从小就一直有吃有喝。他之所以爱上民间艺术,完全是因为他出生在民间艺术之乡天津,生活在一座艺术氛围浓厚的老城里。他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相声是他的最爱。

但从一开始,郭德纲学习相声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名,否则他只能在家找工作,过上安定的生活。正是出于对成名的信念,郭德纲埋头苦练相声技巧。就算没有老师,他也要三趟北京,才能够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

●—<不同的艺术追求>—●

在德云社走红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文艺团体能够与赵本山的“辽宁民间艺术团”相抗衡。事实上,德云社的成立早于辽宁民间艺术团。正是因为赵本山的名气,辽宁民间艺术团推出的“刘老根大舞台”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刘老根的大舞台,主要的表演形式是二重唱和小品。小品还可以,但早期的二人组有点太“接地气”了,为了吸引观众,有明显的“色彩”背景。虽然这样的表演能够更好地烘托现场气氛,但显然对于这门艺术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一直以来,只要在东北以外的地方提到二人转这个词,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出非常低水平的表演。

随着中国人素质的不断提高,赵本山敏锐地发现这种传统形式已经不再适合在公众面前表演。因此,在建立刘老根大舞台后,他对二重唱的表演形式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即不能有脏活、臭活等糟粕,演出应该是健康、健康的绿色二重唱。符合当代价值观的文明。

凭借赵本山的影响力,绿茵二人组很快就在整个行业得到了推广。随着二人转表演形式的改变,不仅改善了外界对二人转的偏见,也为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可以说,赵本山对二人转行业的贡献,不亚于侯宝林对相声行业的贡献。

郭德纲真正出名是在2005年底。但郭德纲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他捡起了前任们终于抛弃的那些低俗笑话。以前的相声行业就像《二二传》。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不得不用大量的低俗笑话来吸引观众。

后来相声行业在马三立、侯宝林等前辈的努力下,消除了行业内的低俗、糟粕笑话,只留下了一些更符合主流价值观和审美的作品。这就是郭德纲常说的:“经过我们前辈的努力,曾经超过一万个的笑话只剩下几百个了。”为了出名,郭德纲不得不把这些封存已久的相声笑话拿出来。他经常在舞台上对伴侣的家人开粗俗的玩笑,或者胡言乱语一些拉屎和放屁的事情。虽然现场表演非常出色,但不得不说,郭德纲的出现让相声前辈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这也是主流相声一直打压郭德纲的原因。

对于郭德纲的表演,观众的反应也是非常极端,有的非常喜欢,有的非常讨厌,讨厌。正如郭德纲本人所说:“文明没有第一,武术没有第二,世界上没有一种表演形式会被所有人接受。”但郭德纲对相声行业的贡献却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他的人气爆炸,相声行业可能还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远非今天这样。

●—<对春晚舞台的渴望>—●

拥有21年春晚舞台经验的赵本山,最初被春晚“拒绝”。虽然是姜昆推荐的,但赵本也只是有提交作品的资格。至于他能否出演该片,还是要看导演组的决定。果然,第一次来到春晚的赵本山就被导演无情地“劝”回来了。连他带来的几瓶茅台酒都没有送来。一气之下,赵本将军喝完带来的饮料,回到东北继续他的“当地义务警员”工作。

但回到家后,赵本尚心里已经燃起了对春晚的向往。终于,1990年,33岁的他成功登上了自己梦想的舞台。从此,赵本山不再是所谓的“东北喜剧演员”,而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品王”。作为每年春晚最受欢迎的演员,可以说赵本山一手提升了观众对春晚的期待。

郭德纲对春晚的痴迷显然比赵本山更强,这一点从他的相声《我要上春晚》就可以看出来。不过,当时郭德纲的事业发展并不顺利,他的思想也从最初的“出人头地”逐渐转变为“谋生”。幸运的是,郭德纲凭借“不做就成功”的野心,终于在北京打响了名声。

然而,成功的郭德纲却始终没有被主流相声圈所接受。虽然他成为了侯耀文的弟子,但他仍然处处受到同辈的排挤。所以,郭德纲之所以要上春晚,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值得被大家认可。后来,赵本山因健康问题不再参加春晚,但春晚节目组一直找不到替代赵本山的人选。这时他们才想到了郭德纲。此时的郭德纲已经名满全国,因此全国球迷都期待着郭德纲从赵本山手中接过春晚语言节目的大旗。但要知道,最适合相声表演的场所还是立交桥、茶馆、各种小剧场。春晚作为全国观众的舞台,自然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查制度。

所以,春晚演出的作品不能像小剧场的作品那样庸俗、轻浮。郭德纲的表现也比平时有些紧张。由于时间限制,他的能力完全无法使用,所以作品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观众这才看出,特鲁姆普真的无法取代赵本山。

●—<谁是“烂片之王>—●

赵本山自创办传媒公司以来,旗下制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等,赵本山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除了电视剧之外,赵本山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落叶归根》、《过年好》等作品也有着非常好的口碑。

反观一向被称为“烂片之王”的郭德纲,他的作品很少有一部能打到3分以上。虽然他经常为自己辩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郭德纲的风格适合在相声舞台上开玩笑,但到了电影和电视剧上,他的风格就不太灵了。

尤其是与已经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搭档于谦相比,郭德纲在影视剧中的表现更是难以形容。因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希望郭德纲不要再涉足影视圈,只说相声。

好在,除了影视界,郭德纲在主持和综艺节目方面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这也从侧面弥补了他在影视方面的短板。

●—<不让人省心的后辈>—●

除了两人的个人发展之外,曾经被他们大力培养的徒弟,如今也都成为了独立的存在。因为两人都曾被徒弟“背叛”过,所以在这方面只能算是“势均力敌”。

不过,对于孩子的培养,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的名声显然比赵本山的孩子要好。如今,郭麒麟已经彻底在娱乐圈站稳了脚跟。他不仅在影视综艺中大放异彩,还经常被称赞懂事、有规矩、情商高。这些显然都是郭德纲教育的结果。

反观赵本山的儿子大牛和女儿秋秋,似乎并没有遗传到父亲的任何优秀之处。他们总是给大家留下学习差、举止差、爱炫富的坏印象。

从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看出,郭德纲教会了郭麒麟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而赵本山则在自己建立的庞大家庭财富下,让自己的孩子们选择了卧床不起。平坦的。

●—<结语>——

自从郭德纲成名之后,网上就一直有关于他能否接替赵本山,成为喜剧界标杆的传闻。

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郭德纲在名气上已经追上了赵本山,但在对艺术的贡献和结构上,两人还有很大差距。

不过,随着赵本山退居幕后,正值巅峰的郭德纲似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公众对这两个人太过严厉了。也许适当的宽容可以鼓励他们更好地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