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19:28信息 • 发布者: 还在北漂的北京人

假如有同样的一天,重复5000次,你可以在5001天的时候,等到真正的”明天“吗?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则热帖,标题很抢眼:

北京土著卖掉1000万的房,辞职去昆明生活,如何看待他选择?

这件事说来也简单。

他们公司有一个同事,是北京土著,家里有房,在云大读了本硕,虽然不是985,但也是211。

他的生活也很简单,单亲家庭,一直都是和母亲一起生活。

去年,母亲去世了。

这件事情或多或少让他的心态发生了一些

不敢想的。直到自己准备结婚才将买房的事情提上日程,但是我们两个人的收入都很少,家里父母又是农民,没有什么积蓄,婚礼先办,买房的事情我们两人自己努力。

2009年末,我们第一次去看一套二手房,是30多平米的开间,只有这样的我们才买的起,但现实是我们想多了,连一个晚上让我们商量的机会都没有,房子被买走了。后面只好看更远的南四环丰台,那边还便宜一些,但是选好一个后,由于春节耽误了,节后的房价一路上涨,我们又买不起了。

租房的生活持续到2012年,直到女儿的出生,我不想她还像我一样生活在农村,我们决定市里买不起就回郊区怀柔,买了一套新房,100平米的大房子加上装修花了130万,当然大部分还是贷款。但是自己已经很高兴了,工作这么多年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房子,孩子以后也可以在县城上学了。虽然自己要去市里上班,每天来回路上4个小时,但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每天见到孩子的笑脸,感觉还是值得的。

到2006年这几年间,我俩的工作收入上也稍微多了一些,有了一些积蓄,本想着把贷款还了,但是媳妇跑这么远的路上班还是适应不了,他们家是郊区房山的,那边距离市中心还是更近一些,于是我们看了良乡一个小户型39平米的新房,也许这就是一个轮回,让我们又看到了人生第一次看房时类似的小户型,手里的钱当然是不够的,父母赞助了一部分,又从亲戚朋友处借了一部分,买下了这个小户型,这样媳妇就可以回这边,路上方便多了。

2018年孩子要上一年级了,悲催的事情发生了,上学都按划片,自己所属的房子划到了离家很远的学校,近的上不了,而且学校的口碑也很不好,经过我们家庭会议的再三考虑,最后选择了到房山良乡上学,一居室处有学籍,而且学校就在小区旁边,出门就到,非常方便,就是要辛苦我的父母了,每次从怀柔来房山,我妈跨越整个北京城,每次做车最少要5个小时,(你没看错,就是5个小时)。

我们两人每天一大早出门,很晚回来,接送孩子就是我妈和丈母娘轮流住过来接送,他们还要照顾我爸和老丈人,那头儿都放不下。现在房子太小,换房的现实又摆在我们面前。

本想着用这个一居室换个两居室,但是这个房本刚下来,税费特别高,而且二套新政策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首付,这个小房子根本拿不到多少钱,最后就是卖掉怀柔房子。当时还想是不是可以考虑市区了,但是经过东西南北的不断看房发现,我们想多了,根本买不起。最后无奈到,就先解决眼前住不下的问题。

最终我们选择了房山同小区的顶层两居室。重新装修改造出楼上一个卧室还带卫生间、衣帽间,这样一个三居室就完全可以住下几口人了,而且还有孩子的房间。疫情期间回怀柔又不方便,不是这边,就是那边有疫情,索性装修好了将爸爸也接过来,这样也不用担心他自己在家吃不好饭,他也可以每天见到孙女了。

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为了给孩子能上一个好一点的中学,开始了又一次的换房之旅,一居室卖掉,又填上所有积蓄,还借了些钱,当然还是想着在市里离自己上班近一点的地方,但是北四环的房价太高了,根本够不着。又看了南四环丰台附近。最后孩子的一句话让我们改变了主意,她说不想去市里,卷不动,跟不上。我俩想想也是这样,孩子本身学习成绩就是中等,和人家市里的小孩就没法比,与其整天拖后腿,还不如就在郊区了。于是我们选择了良乡大学城附近,都是新学校,也还不错,而且以后离父母也不远,随时都可以过来。

昨天我终于可以去收房了,由于卖家也是换房需要装修,我们经过半年的等待,当我走进去的那一刻,我只想说,这辈子一定不要再换房了。

回想这十年间,前前后后四次买房经历,虽然是为自己住,但其实还是更多为了孩子着想,但是太累了。每次都是掏空自己所有的腰包,父母这一辈子的积蓄也都投入到上面了。借钱、还贷款更是不用说了,我们的生活上不敢买东西,不敢带孩子出去玩,甚至都不敢到外面吃顿饭,能省则省,能不花就不花,所有的钱都投到这上面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值得,再想想还有那三十年,每月一万多的贷款,默默的对自己说:“继续努力吧,打工人”。

坐在屋里,我又想这几次经历也是幸运的,每次碰到的买家或卖家也都很好,交易都很顺利,最后这次更是大家还做在一起吃了顿饭,交了个朋友,大家情况差不多,他们从郊区换房到市里,也是很难。小两口为我们详细介绍房子里的情况,更改的门锁密码,留下的家具电器,也为我们省了不少钱。

有不少的同事工作些年回了老家,房价低,压力小,生活非常的惬意,我很羡慕他们,但是自己就出生在这里,想走确又走不掉,唯有努力向前“加油吧,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