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高考本科一批(第一次填报)已于昨日晚结束。
理科本科一批计划招生23251人,应投档人数23338人,大多数院校1:1投档,只有个别院校按1:1.02、1:1.05、1:1.2投档。
已报人数24195人,缺档183人。缺档院校12所,区内有4所院校共缺档124人,占缺档人数的67.8%。超额填报1040人,有些考生就是闹着玩,比如清华计划招生31人,填报139人,超额108人,695分
结果表示诧异,难道哈工大短短几年的社会认可度就这么高了么?诸多高分考生的选择其实是哈工大友好招生政策的必然结果,为了全心全意为考生解决后顾之忧,哈工大作出了如下的努力:首当其冲的哈工大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院士特色班,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学生在本科就读期间就能参与到院士团队的科研任务中,另外也不用担心考研保研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其次哈工大今年推出AI+先进技术领军班也得到了广大考生的青睐,其亮点就是可以在本部和深圳校区之间灵活的选择学制,弥补了哈工大本部在就业时的不利因素,再加上去年哈工大在全国首创的大类中不看成绩任选专业的好政策,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已经被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校跟进,可以说,这三股力量一齐助推着哈工大的理科最低投档线再创新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除过哈工大,今年高考招生的另一匹黑马是位居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大学,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源自于国立中央大学,却常常被大众误解为地处福建省的985高校。在之前十年,东南大学一直在修炼内功,例如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入围12个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6个A+学科,另有着15个工科A类学科,在这些深厚内功的加持下,今年东南大学的高考招生录取位次一飞冲天,在多省的进步都在500名以上,像往年计算机类的分数今年却上不了碳中和的大类。
东南大学的进步一方面来自于本校工科实力过硬,另一方面则是东南大学在多省施行了保专业不调剂的招生法宝,例如一名考生达到了东南大学所要求的招生位次,东南大学就可以保证你被录取到前三志愿的专业,这一杀招今年威力巨大,直接结果就是东南大学的高考招生最低投档线超过了欢喜冤家华中科技大学,文理综合强校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招生分数直逼西安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最近几年同处东北的哈工大在高考招生的赛道上频频露脸,这让有着相似学科结构的大连理工大学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今年也加入了本硕博招生+学域专业任选的招生队伍中来。大连理工大学把学校的招生专业主要分为了八大学域,最难能可贵的是主动缩招了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土建类和化工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大多数省份全部投放的是热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对考生和家长友好的招生方案也获得了考生的回报,大工在26省的招生分数超过传统中九高校厦门大学,也让天津大学捏了一把汗。
大连理工大学
俗话说的好: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在哈工大等校春风得意的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无疑是今年最大的失意者,不仅理科招生的分数被地理不佳的哈工大超过,而且在宁夏自治区还遭遇了断档的尴尬,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一个:人大顶尖的经管类专业不再是考生和家长的优先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过去一段时间一直是人大的金字招牌,同时也是人大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沧海桑田,曾经的香饽饽,如今成为人大投档分数线的拖累者,经管类专业今年在很多学校的投档分数线甚至可以与土建类专业比肩,例如在山西省,往年招生分数很高的西安交大,今年因为投放了6个经管类专业在理科,直接遭受到考生的唾弃,招生位次比去年大幅度倒退800名。可以预见,在明年很多学校会把经济学等专业更多的投放在文科中去招生。
中国人民大学
相比于人大受经济下滑形势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今年的分数下滑,更加令人感到意外,尤其在当下工科热的背景下,华科今年还把本校的冷门工科专业单列,但却使得主代码的招生分数出现了下滑,在四大工学院招生分数的比拼中也输给了东南大学,不禁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