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年广西师范大学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中,2018广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157,相较于2017年的148名,排名下降了9位。
年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排名 | 总分 | |
61.86 | |||
148 | 2 | 61.73 | |
143 | 62.38 | ||
145 | 3 | 62.33 | |
168 | 3 | 62.24 | |
159 | 3 | 60.91 |
2、历年广西师范大学排名【最好大学版】
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18广西师范大
学校,在不同省份招生,可能批次不同,级别也就不同。有很多学校,在本省是一本,可能到了某些省就成了二本,其实上的学校是一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西最好考的一本在广西的录取分数线,一起来看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报考志愿有所帮助。
序号 | 学校名称 | 科目 | 2023分数/位次 | 批次 | 省份 |
1 | 广西师范大学 | 理科 | 475/49407 | 本科一批 | 广西 |
2 | 桂林理工大学 | 理科 | 475/49407 | 本科一批 | 广西 |
3 | 北部湾大学 | 理科 | 475/49407 | 本科一批 | 广西 |
4 | 南宁师范大学 | 理科 | 475/49407 | 本科一批 | 广西 |
5 | 广西民族大学 | 理科 | 475/49407 | 本科一批 | 广西 |
6 | 广西科技大学 | 理科 | 487/42483 | 本科一批 | 广西 |
7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理科 | 492/39769 | 本科一批 | 广西 |
8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理科 | 501/35193 | 本科一批 | 广西 |
9 | 广西大学 | 理科 | 512/30067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0 | 右江民族医学院 | 理科 | 520/26580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1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文科 | 528/12289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2 | 桂林理工大学 | 文科 | 528/12289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3 | 北部湾大学 | 文科 | 528/12289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4 | 广西科技大学 | 文科 | 528/12289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5 | 广西民族大学 | 文科 | 528/12289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6 | 南宁师范大学 | 文科 | 533/11101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7 | 广西师范大学 | 文科 | 535/10639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8 | 桂林医学院 | 理科 | 543/18065 | 本科一批 | 广西 |
19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文科 | 544/8615 | 本科一批 | 广西 |
20 | 广西大学 | 文科 | 562/5415 | 本科一批 | 广西 |
广西师范大学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10月12日,1936年6月,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成为广西大学文法学院。1942年4月改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8月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7年5月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2月,国立南宁师范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83年5月28日,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7月,学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21年1月,学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支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高校。[78]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现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本科专业7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35个重点学科[72]、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三个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有学生71000多人,教职工4000多人(含离退休人员)。
桂林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开始本科层次教育;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1998年,学校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2000年与2004年,原南宁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09年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1][3]2013年,学校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获得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2017年,学校被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48]。2023年,被评为科技创新服务桂林高质量发展先进高校。[43]
截至2023年12月8日,学校有桂林雁山、屏风,南宁安吉、空港四个校区,其中南宁安吉、南宁空港校区属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学校有二级教学单位19个,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学校有本科专业82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各类全日制在校生4.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