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 11:00信息 • 发布者: 国际版的就

民间故事:做梦娶媳妇

在一个古老而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阿福的年轻人。阿福身材高大,面目俊朗,为人勤劳善良,但家境贫寒,年过二十仍未娶妻。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种地耕田,便是上山砍柴,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有一日,阿福在山中砍柴时,偶然发现了一株奇特的草药,叶片翠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好奇地采下这株草药,带回家中,打算问问村里的长者这是什么东西。谁知长者一见这草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告诉


别说长期住了。我也忙得很,带孩子做家务都有点争分夺秒了,哪里还有时间陪你聊天遛弯啊。你要是实在觉得没意思,不如跟小姨一起住,她们家条件好得多,又有个阿姨可以照应你。来我们这里真不合适,你就别提这事了好吗?”

我妈听我这么决绝的拒绝,立刻不高兴了:“我就想来住两天,又不长期待着,你连这点小忙都不肯帮我,我上个月还帮你照看过孩子呢!”

“妈,你别生气。照看孩子是以前说好的,我还没跟你计较呢,但你来住真不方便。要不,等我忙完手头的活儿,改天我带两孩子回老家找你?我们一起出去吃个饭散散心,也好久没聚了。你就别只知道往我这里跑了,老家不是也有邻居朋友吗,你多走动走动也好。”

我妈听我这么说,声音立刻提高了八度:“你说我整天往你那跑,我上回还不是帮你带了两天孩子,你就这么不领情?!我退休这么久了还没去你们那住过一次,就想溜过去两天怎么了?还非要我去别人家凑合,凭什么我非去小姨家不可?她们家我不方便,只能来你这里。你就这么不留点母亲面子吗?”

我也来气了,立刻回敬道:“面子是互相给的,又不是我非要跪着请你来不可!我这儿真招待不了你,非来是非来,那你就自己搭车过来吧,我也没办法。你要真来,自己看着办,别指望我伺候你!”

我妈闻言更生气了,直接说要马上收拾收拾坐今天的车过来。我气不过,就说那你自己来吧,但我没时间理你,你自己解决吃住。

挂了电话我就后悔提高声音了。我妈毕竟年纪大了,一个人住确实孤单。但我这里也确实不方便长期住人啊,她非要强求我也很为难。她要真过来,我也得重新调整作息来照看她,太操心了!

之后的几个小时我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妈妈真的一时兴起就坐车过来了。晚上做饭时,我还在纠结要不要打个电话劝劝她,免得她真的坐今天的夜车赶过来。

就在这时,电话突然响了。。。。。。


我惊了一跳,赶紧接起电话。电话那头是我姐的声音,她 说:“妈刚才突然晕倒了,已经送到医院急救了!你赶紧过来吧!”

我差点没拿稳手机,慌忙问她哪家医院,就挂了电话招呼儿女准备出门。我内心焦虑不堪,一路上脑子里全都是妈妈病倒的画面。我还记得上午跟她的争吵,语气那么激烈,如果妈妈出了什么事,我该如何自责和继续面对呢?

到了医院,我直奔看到妈妈躺在病床上打点滴,一动不动,我心提到了嗓子眼。医生说是脑溢血导致的突发中风,妈妈年纪大了,情绪激动可能诱发了病变,好在及时送医,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我从医生口中得知妈妈中风的原因也是我一通发飙导致时,内心的自责远大于安心。如果当时我能克制情绪,理智地劝说她,也许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这两天我守在病房里,心情低落而内疚。妈妈清醒过来后,也对我笑笑说没事了,但我知道她很需要家人陪伴。我想起小时候妈妈忙里忙外把我们拉扯大,再到现在还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老家。而我却因为些琐事,自私地拒绝了她的要求,这让我无地自容。

我坐到妈妈床前,轻声说:“妈,对不起,是我不好。你一个人真的很辛苦吧?你想来我家住就来吧,我重新收拾收拾,肯定能腾出地方的。以后我会经常带着孩子回老家看你。你别再一个人住了,跟我们住吧。”

妈妈听了,眼眶红了,她摸着我的头说:“妈原来也不该强求你,给你添麻烦了。要不是这次中风,妈也不会发现你过得多辛苦,自己还这么没心没肺地跟你生气。”

我忙说:“不是的妈,是我不对在先,你生病是我的错!”

我们母女俩个说开了,都红了眼圈。我再三向妈妈保证一定会照顾她,不再让她一个人生活。妈妈终于点点头,决定出院后就来我家住一段时间。

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妈妈也是一个需要关心和照顾的普通老人。之前的种种不都不过是些小事,比不上家人团聚的温暖。我会好好珍惜这次与妈妈重拾关系的机会。


妈妈出院后就开始住到我家来。开始的两三天我特别注意照顾她的起居饮食,生怕她休息不好影响恢复。妈妈看我忙前忙后,也劝我别太操劳,她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但我还是坚持要她好好休养,妈妈也就让着我去了。

其实我也发现,妈妈还算自理,不会特别耽误我的时间。她每天自己洗漱,固定时间去小区里溜达散步,也会帮着看顾孩子,不像我最初想的那样需要全天候照看。与其说她来依赖我,不如说是我主动在照顾她。我意识到之前想象中的“麻烦”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妈妈的存在还给我的生活增加了些许暖意。

三四天后的一个周末,我特地请了一天假,想带妈妈出去好好逛逛。一大早我就起床做了妈妈爱吃的萝卜小馄饨,准备和妈妈一起去附近的公园转转。我敲开妈妈房门想叫她起床,却发现她不在屋里。

原来妈妈早就起来了,正在厨房帮我洗菜做准备工作。我有点惊喜,赶紧过去帮忙,妈妈笑着说:“妈也不能老是你伺候,今天我就帮你分担些家务吧。”

我们母女俩兴高采烈地做了一桌好吃的,又带上孩子一起去公园玩了一天。晚上回家路上,我看着妈妈开心的笑脸,觉得她看起来像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年代,轻松惬意。

一个周末过去,转眼妈妈已经在我家住了十来天。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精神也十分饱满。我不再担心她一个人生活的问题了,反而开始思考等她完全恢复后,要如何照顾她的生活。

也许我可以和妈妈一起搬去老家,带上孩子给她温暖陪伴。虽然现在的条件不如城里,但回想小时候在老家的日子也十分快乐。我可以找一份本地的工作,把妈妈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孩子们也可以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去当地的学校就读。我们一家人可以到处走走,重温儿时的玩乐记忆。这样或许比妈妈孤单一人更好,到最后我也会没有后顾之忧。

我决定先和妈妈商量这个想法,看看她的意向如何。我们母女的关系早已重新建立,我会珍惜这段日子,陪伴她度过人生中重要的时光。我相信只要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是温暖的家。

就这样,我试探着和妈妈提起了返回老家一起生活的想法,没想到她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

“你这个孩子,怎么老是想太多呢?”妈妈听完我的想法后笑着说,“我一个老太婆能去到哪里不是回到老家,你们年轻人还是要在城里发展才行,让你们陪我回农村吃土,我都说不过去!”

我赶紧解释道:“妈,其实我也想带着孩子回去体验体验当年的生活,挺怀念的。你一个人在老家也不方便,我们一起生活才好啊。”

妈妈拍拍我的手,温和地说:“我能理解你的好意,但我一个人也可以的。你看这几天我一个人也挺好,又可以散步又可以帮你做做家务,也不耽误你忙工作吧?到时候我就回老家住,你放心好了,隔一段时间可以回去看看我。”

我还想再说点什么,妈妈却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人老了就是希望儿女过得好。我的愿望就是看到你们在城里安定下来,有个温暖的家。我一个人也可以慢慢老去,你就别再想着要跟着我的事了,我心里明白就行。”

妈妈这番话让我有些难过,但也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道理。至少在目前我还工作、孩子上学的情况下,搬回老家的确不太实际。我要学会放手,相信妈妈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好。

于是过了几天,妈妈就启程回了老家。我陪她坐上了返回的大巴,叮嘱她路上小心。分别时我们都流下了眼泪,我让妈妈保重身体,有什么情况随时打电话告诉我。我目送妈妈离开,虽然舍不得,但也释怀了很多。

回到家里,我给妈妈的房间重新收拾了一遍,散乱的物品都整理好了。这几天相处的点滴还历历在目,特别是每天早上妈妈的笑脸,成为我每天醒来最暖心的记忆。妈妈的存在,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作为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我会定期打电话回家,也会抽时间坐火车探望妈妈。我们的关系重新建立,日后定会更加亲密。我相信只要心里有家人,哪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这次短暂的同住,让我和妈妈都收获了人生的体悟。

时间飞逝,转眼妈妈回老家已经三个月了。期间我定期打电话回家问候,也按计划坐火车回老家探望过一次。总体来说,妈妈在老家的生活还算规律自在,邻里朋友们也经常过来看她,我也就放心了许多。

前些天,妈妈打电话来说,下个月正值她的生日,想请我和孩子回老家,一家人好好聚一聚。我兴奋地答应了,立刻开始规划回家的行程。

为了妈妈的生日,我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礼物。我给妈妈买了她爱吃的点心、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另外还收集了一本相册,里面装了我和妈妈这些年的合影。我希望这些心意可以传达给她我对她的感激之情。

终于,站在回老家的火车上,我满怀期待地想象着再次见到妈妈时开心的样子。孩子们也高兴地揣测妈妈会给我们准备什么好吃的。

到了家,一打开门,妈妈已经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了。她开心地拥抱我们每个人,眼里含着泪花。我们兴奋地讲着这些天的趣事,妈妈笑着听,时不时插上一句嘘寒问暖的话。

第二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一早我就起床给妈妈做了长寿面,还准备了鲜花果盘。妈妈收到我们的礼物非常惊喜,笑着说我们太孝敬她了。

那天我们一家兴高采烈地庆祝了妈妈的生日。晚上我做了妈妈最爱吃的几个菜,大家开开心心地聚餐。妈妈笑着说这个生日是她最近最开心的一次。

回家的这几天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和妈妈在一起,我感受到久违的亲情温暖。这也更坚定了我以后要经常回家看望妈妈的决心。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返程的前一天,突然接到我阿姨的电话,说妈妈晚上在房里晕倒了!我担心极了,赶紧叫来邻居一起送妈妈去医院。

医生说是妈妈身体虚弱再次发病,需要立刻入院治疗观察。我非常自责,觉得这次一定是因为这几天太兴奋,让妈妈的身体吃不消才导致的。

所幸这次治疗及时,很快妈妈的身体就好转了。我向医生详细询问了妈妈的情况,表示以后一定会更注意照顾妈妈的饮食起居,不能再让她操劳了。

我又一次意识到,自己对妈妈的关心和照顾还远远不够。我要学会体贴入微,多为妈妈着想。我们只有一个妈妈,我会用双倍的爱来呵护她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