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房地产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常常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弦。每当市场出现波动或政策调整时,总会伴随着各种声音,其中不乏“国家劝你买房”的论调。这样的言论往往基于对经济趋势的乐观预期、政策支持的解读或是社会普遍观念的反映。然而,面对这样的“劝诫”,我们是否应该盲目跟从,还是应该基于个人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呢?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这一话题,强调个人选择与长远规划的重要性。
一、理解
感觉如地震一般,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节能的空心砖扩大了噪音,我之前住的70年代的老房子反而都没有这种问题,甚至原来小时候住的房子也没有这种地震般的噪音。
我跟太太商量,那就写信,把问题写得清楚一点,再友好地邀请人家有空来家里玩。
信贴门口了,依然如故,石沉大海,楼上依旧我行我素。
熬了好多天,我真的受不了了,再次上楼,跟孩子的爸爸沟通,人家说,我说孩子太多孩子不听!
什么??!!一句说多了孩子不听就完了?
我跟他说,但你们这样打扰我们生活了,我家里也有孩子,还有个才一岁多的孩子,9点就会睡觉。
那孩子爸说,法律规定,11点前可以发出噪音。
你tmd跟我搬法律?也就是你玩儿擦边球么?
我说你们的噪音吵到了我和我们孩子的休息,如果你这么说,那如果我每天上楼敲门,我希望你们也别觉得烦
那孩子爸爸点点头,那我肯定烦。
问题是你们现在烦到了我们了!
那孩儿爸露出了本来的面目,那你知道怎么办么,你去搬家吧!
行了,后面不用叙述了,爆炒,忍住没动拳头。给自己气得够呛,怎么会这么倒霉,花了那么多钱买的新家,没调查好楼上邻居的情况,结果这新家成了自己的梦魇和心魔。
我找了物业,那边发了函给楼上,同时也跟我说,说楼上的那家人比较神经质,最好能让我去沟通来解决,而且,孩子的噪音很难规避,尽量让我能在小区规范时间内,忍一下噪音。
tmd,恶人真的就可以横行么?
7-8月这家人去外面度假了一个月,给了我们一个清净的夏天。
但是好景不长,开学了,这家人回来了,咚咚咚的声音又开始从早到晚,嚎叫,蹦跳,加速跑,摔东西。对于我提出的沟通提议,不回复,不理睬,一如既往地折腾。
我自己因为疫情原因之前不得不在家工作,后面公司倒闭,在家里帮忙带孩子,在处理一些零星业务,导致不得不每天既要面对自己孩子的哭闹,又要忍受楼上不停的噪音,感觉自己心态真的快崩了。
而媳妇儿则说,要学会成熟,控制情绪,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抗压能力啊,有些压力如工作压力多大都能抗,有些就如同孩子哭闹,楼上噪音这种,会感觉到自己用尽浑身解数,都无法把情况变得更好一些,这种失败、无助的沮丧,让自己的心态也越来越崩溃。
我也曾考虑卖房,刚买了6个月的房子,贷款也才刚开始。现在因为也没有新工作,如果卖房,也无法申请新贷款,而且新房卖了变成二手房,这些的损失都得自己承担
各种的无奈、无助、失落、沮丧,带着孩子我无法有力的反击,没有工作无法快速换房,楼上孩子的闹还无法诉诸法律。
每天在家里听着楼上地震般的声音,真的多少次有心拿刀上楼砍死他们一家子!
快40岁的人生,背上的都是依靠,什么都要自己扛,父母,妻子,孩子,所有人都在依靠你,你连死都不能死,中年男人背负如此多的依靠和压力,不知道哪个压力会是压死我们的最后一棵稻草,可能某一个瞬间人就会彻底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