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02:28信息 • 发布者: 章哥说买房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亚裔富豪比起电影描绘的场景来,可能还要豪上数倍。

比如下面这些亚裔富豪

印度尼西亚出生的埃兹拉·J·威廉(Ezra J William),他日常的生活是:

去皮埃尔宫的时装周参加派对,去巴黎买买买,在马球俱乐部(Polo Club)享用高级晚餐。

(度假的威廉,图源:Ins)

(打扮时尚的威廉,图源:Ins)

生活惬意的他并没有选择继承家族企业,而是在纽约努力创办自己的时尚事

多的而是想象。人们想看的也不是真实的土豪富二代,而是想象中的升华意淫。


这就像人们爱看武侠片,看的就是飞檐走壁神功盖世,真要把搏击还原进去就没意思了,直接看擂台赛好不好?人们都为爱情片而流泪,那是因为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爱情,更多的是柴米油盐搭帮过日子。文学,都只不过是把自己现实中的情感与希望,投射到艺术情节中而已。


对富二代也一样,只有不是富二代的才爱看呢,才会幻想呢。真实的富二代生活到底怎么样儿,没人关注的。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有钱就等于任性,那富二代既然有钱就必须肆意妄为,必须浮夸张扬,否则趁这么多钱还有什么用?而文学影视的作者就必须迎合这些人的这种思维,否则吸引不到流量赚不到钱。


所以,所有描写土豪富二代的文学影视作品都不是真实的,因为受众不是富人,而是草根。这些作品也就用不着真实,想象中的真实才更重要,才能赚到草根的流量和钱。


那话说回来,真的有很多年轻人拿上千万买房吗?真的,很多。


但这些人也未必是富二代,只有一少部分,而大部分是什么人?就是普通家庭而已。这些钱虽然看上去多,可那是普通家庭全部的财产了。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掏空六个钱包的,无论多少钱都一样。而作为父母,绝大多数也愿意为了儿女付出,只要他们能过得好就行。


几百上千万这只是在很多人看起来觉得多而已,实际上在北京真的不算太多,为什么?就是因为房子值钱。


我有时候也好奇,问问年轻人的千万购房款怎么来的,绝大多数都是父母卖房得来。当然,这些家庭也都是一二线城市的。比如昨天一个刚获得北京户口的年轻姑娘,一下子就拿出了1100万资金要买房。这么多钱哪儿来的?很简单,她的家乡是上海,父母卖了上海一套学区房而已。就跟北京的父母卖了套老破小一样,动辄十多万一平米,1000万真不算太大的数字。


这么说吧,在我接触到的,拥有千万资金的年轻人中,靠父母卖房来北京买房的是绝大多数,至少在80%以上。这就是二八法则,80%都是普通家庭,只是猛地一下让人感觉不普通而已。


另外的20%当然确实算是富二代了,能不靠卖房拿出千万以上现金的,甭管是中国哪座城市,都绝对是富裕家庭,金字塔的上层。


那问题再接着来,抛开普通家庭卖房凑钱的,真正的富二代在卖房这件事儿上会咨询别人吗?当然会,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不问别人难道都靠抽签儿吗?


教育在中国是一件很普通也很重要的事情,连底层家庭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何况富裕人家呢?


教育的本质就是学习,无论贫富,自己不懂的当然要问别人了,这就是学习。不管富二代们的真实水平如何,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接受过正规教育,有的还远超普通家庭。那最起码的认知还是肯定有的,自然知道求助和求知了。


再者说他们只是富二代而已,不是超人二代,更不是神仙二代,财产也没到真能挥金如土的地步,那买个贵重商品咨询懂行的,太正常不过了。


这其实只要把思考维度缩放一下就可以了。

千万资产,在普通人看来很多,那是因为人们一般用不到这么大额的资金。而在买房上,这还真不能算是多大的数字。那可以缩小一下,如果有人咨询500万买房,那估计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那600、700、800、900呢?其实不过是逐步增加而已,那再少点儿,400、300乃至100万呢,估计又有人该笑话太少了,在北京市区几乎买不到房。


其实所谓的多少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而已,比自己钱多的就算富,少的就算穷,但这么区分真的没什么意思。


而且甭说是富二代了,就算是富豪本人买房,也得咨询懂行的啊,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什么都懂。甚至说,就连他们最擅长的做买卖,也必须找咨询公司当顾问。皇帝还需要大臣呢,否则刘备找诸葛亮干嘛,要赵云有什么用,什么事儿都自己抄家伙干不就完了。


记住了,没有单打独斗的土豪,只有用资本来驱使人力的资本家。所有的亲自上阵,都只出现在文学作品里,那是给草根看着意淫,给牛逼的人物儿加光环的。


为什么富二代还用上班,而且是普通的工作?这个问题真是大多数人不理解的。


那我告诉你,能成功接班的富二代,现实生活中连5%都没有,小概率事件。而大多数富二代,都是成为“食利阶层”,也就是吃利息的,吃先辈创业的红利。


在古代,权贵阶层是必须世袭的,因为无法替代。贵族头衔就不必说了,那是必须的血缘继承,否则都没人承认。而商业买卖呢,也必须把控制权遗传给血亲后代,至少是女婿或干儿子。因为在缺乏明确法律保护和确切认证记录的年代,财产处置权一旦出让,整体丧失的风险就极大。


而现代制度就已经没有这种风险了,控制权和收益权可以完全分开。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才是现代分工的优势,赶鸭子上架未必能有什么好结果。


而且,古代的商业也好遗传,并且相对保持优势。那是因为竞争小,一旦有创业者打下天下,那继任者只要不是太笨蛋,基本上不会在短时间内丧失优势。毕竟古代的生产力太落后了,GDP增长几乎为零,那经商获利的成功率也几乎为零。所以只要是有了突出成就者,就能世代传檄。


再一点,所谓的富不过三代,那一般指的都是土财主家庭。财产未必是被败光的,大多数是分家给分没了的。第一代猛的发财买了1000亩地,5个儿子一分就一人200亩了,再下一代一分,基本上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了,普通自耕农。


之所以欧洲实行长子继承制,尤其是英国,那就是为了财产不被分割,那才能保持垄断优势。而中国虽然是诸子均分制,那也主要是农村土地。而在商业家族中,就算是财产股份给分了,那也一定是选一个儿子来当家,未必是长子,但一定是有经商能力的。毕竟过去生孩子多,相对好挑选。


扯远了,就说现在为什么很少有富二代接班的了。那是因为经营的大环境变了,竞争程度增加了。在古代,经商基本都是要靠特权的,东西方都差不多,获得了特权才有保护,才能垄断。


比如红楼梦里的薛蟠,大字不识几个的都能继承家业,而且还能继续发财。那是因为他继承的是“领内府帑银行商”的,是皇商,绝对的垄断啊。那就算是摆个牌位都能赚钱,自有熟练团队来运作,反正钱是皇上家的。


而现在呢,这种私企的垄断者越来越少,特权都在央企国企手中,包括欧美的国企也一样。那在私企中,所谓的垄断并不稳定,只要有几次,甚至是一次大的失误就会快速崩塌。


比如曾经的华裔电脑大王,王安,就是因为儿子的几个失误,电脑王国真的亡国了,没地方说理去。其他欧美私企的败家子儿也有的是,上网一搜一大堆。这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因为市场竞争,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那怎么防范这种失误?

没别的好办法,就是请职业经理人,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毕竟在古代可以说是创业和收成,只要守成的后代不犯大错就能保住家业。而现在呢,永远在创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商业环境就是如此险恶,竞争者风起云涌,不用犯错,只要是不创新就能被快速打垮。


甭看什么李嘉诚让两个儿子接班的,霍家四代传承,这都是特例而已,并不是常态。很多情况下,富人们都是让后代持有股份,挂个衔儿有个参与权就行了,不能真当掌舵人。


都看王健林随手就给王思聪5个亿创业,似乎是很多。但要想想为什么不把他带入公司培养啊?就因为现在创业太难,而守业等于创业,在不确定后代有这个能力的情况下,必须让他去自己历练。否则如果交了权,指不定几天就完蛋了呢。


人们总觉得富二代的创业成功率很高,分怎么说。如果和草根相比确实是高,但在市场上仍然是风险极大。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是事儿,富二代也不过是把1%的成功率提高到5%或10%而已,仍然风险极大。


反正我是看过好几个富二代创业了,失败的多,真正成功的少。未必是他们不敬业不努力,更多的就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几个失误下来就玩儿完了。连摩托罗拉诺基亚和柯达这么大的公司都能迅速衰败,何况普通的公司呢。


再一点,富二代创业或许还不如草根呢。就是因为他们出身太好了,经常抱着“输得起”的态度,那就输得起呗,大家也都喜闻乐见。而且很多富二代还会产生一种基因迷信,也就是相信自己的经商天赋比别人强。但就算是从小熏陶,也未必能抵抗这激烈的竞争环境,毕竟比你有钱,还有天赋更努力的有的是。


这还说的是那些不是纨绔子弟的富二代,如果是败家子儿那就甭提了。我前些年曾经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富二代圈子,真的是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但这种富二代占比并不多,基本都是家庭关系有问题的才会这样。比如夫妻离婚了,谁都不爱管这孩子,所以只提供钱,免得让人说闲话而已。再或者是有其他更争气的后代,这个实在没办法也就放弃教养了。


我之所以进入这圈子,就是某富二代想让我给他打工做生意。但凑了几次发现,这些二世祖们真的不是经商的料,聊的也都是各种不靠谱儿的项目。而且并没有太多的钱,甚至经常是互相拆借,或者说互相坑吧,真没听说有什么成功案例,典型的败家子儿。


那在这种情况下,富一代家长在确保后代能有富足生活的情况下,比如办个信托什么的。然后更愿意让孩子从事稳定的工作,没必要再去吃父辈的苦。


别以为富豪是那么好当的,那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揍,在这种经商环境中,甭说竞争激烈了,稍有不慎还有牢狱之灾呢。那只要不是富豪们太有远大理想,就不愿意让孩子再冒险了。找个稳定工作挺好的,第一代赚下的钱只要不发生特殊情况,八辈儿子孙都够富足生活了,踏踏实实传宗接代混日子吧。


创业成功真的是小概率事件,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都是一次次的刀尖上行走。之所以富豪们都相信风水啊,就是因为连他们都不能确定自己的钱是怎么赚的,运气的成分太大了。那既然如此,万一这运气没遗传给孩子,索性还是图个稳定吧,毕竟追求确定性才是人类的本能。


总之吧,关于富二代的各种流行观念,未必是真的,也或许和你想的并不一样。当然,我不是富二代,也就不能保证我说的是实情,只能说是一部分现象而已。唉,其实我本来也有机会成为富二代的,只怨我父母没有珍惜机会!哈哈,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点击“提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