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 19:28信息 • 发布者: 武汉真有好房

今天看见头条推送消息让说说买房的事,考虑到自己买房也一波三折的,索性就写一下给大家分享。

十几年前,大概是2007年,房价还不是很高,手里攒了点钱也不多,当时房子也没着落,没事就看房,新的旧的,结果不是结构不满意就是价格不满意,不是这个说不行,就是那个说再看看,拖来拖去半年多。后来,赶上一个新楼盘开盘,听说价格也不高,索性去试试。那时候可不是花钱雇人,那真是买房排队啊,我记得是早上4点多就起来了,5点





是,推荐光谷是非常简单且不会出错的建议,毕竟全国的目光都盯在光谷,未来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强化,人才的持续流入让光谷一直都处于武汉的焦点。


然而这位业内朋友,最终给王超没有推荐光谷、白沙洲、四新等版块,而是推荐买了位于江汉区、二环边的远洋某项目,面积段109-143,毛坯折后价格约22000元/平米。



后来跟位业内朋友聊,他是这样考虑的。

1、250万可以在光谷中心城买到部分房源,但目前绝大多数价格基本在24000元/左右,区域内最大的优势就是未来产业会带来更多的人口流入,但是以24000的价格下手,他觉得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2、24000元/平米买光谷中心城,最好的结果是,未来1-2年可能会涨到30000元/平米,22000元/平米买江汉区二环,2年可能涨幅并不会太大,但买汉江二环会更踏实一些,光谷的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在他看来,有点“赌博”。


3、同样的武汉其他区域,汉阳四新的房价基本在18000-20000元/平米,白沙洲的房价在17500-21000元/平米,后湖的房价在19000-23000元/平米,而江汉二环线的22000元/平米,相对还是更靠谱一些。


巴菲特有一句话,别人疯狂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疯狂。


环线的价值在有些人心中的地位,或许永远排名第一。


02


多年前就置业南湖的张果,后来2015年时候,因工作原因,调到光谷中心城负责国采光立方项目。


张果每天穿梭于南湖和光谷中心城之间,南湖的宜居性还算不错,但是前几年,武汉下大雨,南湖人民深受其害。另外南湖自驾出行,也非常堵车,仅珞狮南路一条主干道。


这两个事件,一度让南湖成为武汉的热点。


所以张果打算换房,目的是自住,虽然在光谷中心城上班,但完全不适合人居住,压根就没有考虑这里。


2015年的光谷中心城还是大农村,要啥没啥,开车经过一次,回市区就必须要洗车,国采光立方首次开盘,超过8000元/平米,大家普遍就会觉得贵。


当时如果自住,要买光谷中心城,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所以后来,他置换到了花山的万科项目,这样能够同时兼顾到上班和宜居性,而且万科的品质和物业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但是入住万科2-3年后,又发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万科此项目的层高较低,住着会有些压抑,该项目楼板净高约2.7米,比一般的要低0.1-0.2米。


另外隔音效果比较差,明明是别家门开了,但感觉好像是自己家门开了一样。


因此他又开始考虑买一套新房,因为一直工作在光谷中心城,看着近几年区域房价的节节攀升,所以目光聚焦到,光谷南山府项目。


2020年9月28日,项目首次开盘,折后价格约20000元/平米,首开没卖完,且剩余不少,当时身边就有朋友建议他买,但他却说,国采光立方,位置比光谷南山府好多了,8000元/平米的时候,我都没买,现在那个位置还卖20000元,我看还是算了。


接着又去看了花山的绿城凤起乐鸣项目,先是看了高层140平米, 发现有一个问题,进门处有一个玄关,而这个玄关刚好将客餐厅的整块空间作了分隔,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没那么大气,所以最终又放弃了。


最后,经过多个楼盘的对比分析,最终他买了绿城凤起乐鸣的叠拼别墅,面积170平米,主要是理由有几个。


1、住了几套房子,换房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想一次性买一个大的,且合适长期居住的房子,在他认为,至少要160平米才行,毕竟这才有可能在未来能够容纳三代同堂。

2、考虑到长期居住,所以房屋的品质、小区园林以及外部环境,一个不能少。

3、考虑到小孩上学,因此学区也很重要,最好买一个学校就在家门口的小区,正好华科附小和附中直接由项目代建,未来一定对口,省去接送的麻烦事情。


作为从业人员,似乎永远找不到一套完美的房子,毕竟看过太多的房子了,每套房子都会有或许的“BUG”。


有些东西,不能“太懂”,否则就会患得患失。因为太懂,或许会错过太多的机会。


同时作为长期自住或者终极置业来讲,160平米以上+学区+环境,确实是硬刚需。


03


李恒,在武汉汉口花园有一套房,近几年存了一些钱,去年想再入手一套,目标自住+投资,所以从去年开始开启了漫长的看房之路。


首付约150万左右,总价400万左右均能接受。因为自己长年居住在后湖,所以最开始,他把目光聚焦在汉口二环核心的几个楼盘,包括华发中城荟,融创玖玺臺,接着看了融创一江源,仁恒公园世纪,光谷创新天地等等。


华发中城荟和融创玖玺臺的地段自然没得说,当时看过后,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但两个项目都是卖毛坯,未来还需要花大量的时候去盯装修,而当初自己住进汉口花园的时候,就忍受过小区,长达几年的装修期。


虽然现在汉口花园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当初周末想睡个懒觉,却经常会被楼上的装修声吵醒,另外物业的不作为,让他生活的也比较憋屈。


接着去看了仁恒公园世纪和光谷创新天地,最终他选择了仁恒公园世纪。


他说,当时看仁恒公园世纪时,有一个场景打动了他,那天是下着大雨,当时外面的雨声挺大,当时置业顾问把窗户分别打开和关闭后,隔音效果确实比一般的要好很多。


用他的话说,当他看过仁恒公园世纪后,确实有点被他的品质给惊到了,小区进门的会所,内部游泳池,户型设计,装修品质确实让他觉得,这样的房子住进来舒适度会很高。


后来又了解了仁恒物业,最终确定了买那里。


当然没有买光谷创新天地,主要是因为离后湖,离他的主要生活圈子太远,未来只有投资,自住比较不现实。


有些人喜欢买毛坯,因为性价比高,投资溢价率高,未来流动性也高,但是对于高品质楼盘来说,还真不是这样。


高品质的楼盘,总是会有一批人愿意为其买单,这种楼盘并不是不适合投资,而是买过的人,确实不大愿意卖掉。


据了解,买后湖仁恒的人,有少数同时在二七滨江也有房子,但他们大多选择在后湖仁恒居住,而二七滨江作为长远投资。


04


刘杰,2015年到武汉,那时,他开始关注房子,想打算在武汉定居落户。


当时手上钱也不多,但是其实想买,找父母凑一些还是可以够得着的,不过那几年,全国房价上涨得厉害,他一直笃定房价肯定会“下降”。


所以在2015年,他持续关注了一年,其中不乏经常跟他的朋友打电话聊天,分析各种政策的变化,楼市的一些消息等等,总之就是觉得房价太贵了,想降一降再买。


刚开始,他的朋友还很有耐心地跟他讨论分析,但到2016的时候,他的朋友就没什么耐心了,因为已经一年了,刘杰自己没有房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刚需,算是第一次买房,按道理来说,房价涨跌其实与他毫无关系,因为,他是纯粹的自住。


2016年行情大家都知道,而且在2016年10月3日之前,整个武汉楼市还不限购,但是他从2015年开始关注,到限购之前,竟然一直没有买房,钱不是主要原因,而是觉得房价贵,肯定会降。


他虽然是本科毕业,但在武汉工作的1年时间,换了几份工作,社保没有连续缴纳,因此2016年10月3日,直接让他失去了购房资格,当时武汉还没有出台人才落户政策。


显然,他还是急于买房,错过购房资格后,他开始在人才市场挂靠社保,一挂就是2年,到2018年,全国的行情已经完全大涨了一波。


房价的再次坚挺和大涨,让他终于意识到,他应该快速下手,不然门槛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在2018年沿着武汉三环左右到处看了不少性价比楼盘,当时武汉实行刚需优先,他有优先资格,从白沙洲,看到汉阳、后湖,几个热门区域都看了,然后又在福星东湖城、首地云梦台、福星惠誉福星城、兰亭大境等等楼盘间犹豫不决。


福星东湖城三期首开,价格19500元/平米,有小户型78平米,他觉得太小不想买,110平米在中间户,觉得不通透,不考虑,边户是大户型,但都在120平米以上,总价和首付都超出承受范围,最终只能放弃。


首地云梦台,因为刚需没有摇到,有熟人帮他找关系,交8万CS费,就可以铁定买到,他果断拒绝。


最终他选择了福星城,买完后,仍有一些担忧,因为靠近三环线,他觉得会比较吵。


看房4年,经历了房价大涨,经历了购房资格从有到无,再到有的漫长等待,终于,选到了自己认为“完美”的房子。


后来他自己回想起来,也经常后悔,当初没有果断上车。


对了,他是处女座,有严重的选择困难症,但对于刚需自住来讲,买房这件事情,真没有技巧,唯有买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