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13:56信息 • 发布者: 房范儿FANGFANER

1998年、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而在今年也就是2018年楼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大家都在说中国房地产十年一个转折,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次的转折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至少房子已经明显的朝着一个“房住不炒”的方向在发展。不过现在的情况下也让大家产生了一些困惑,因为在现在的楼市行情下大家已经拿捏不准到底是要留住钱还是要留住房子,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在过去很长

积已经达到了117平方米,也就是说当下的居住面积已经完全够很多人所居住,然而在很多人的手中却连一套房都没有。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正是因为一部分人手中持有了多套的房源,而在这样的状态下,未来的楼市最终会去到哪里?对此国家一锤定音,让未来的楼市更加的清晰,首先要知道楼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的做到市场化,它需要受到一定的管理以及调节,甚至房子关系到了国民生计,国家对楼市的调控,则主要体现在了三个方面,首先便是住房不抄,2016年中国经济工作会议当中,国家首次提出了住房不炒的概念。

明确强调了房子的居住属性,去除房子本身的金融属性以及投资属性,这一点的指向也十分明确,房产地在未来将不会得到政策的支持,并且在当下也能够看出,国家对于楼市的相关政策,首先便是多批次介入房地产行业,通过多次的降准来收缩进入到房地产的资金,同时增加第2套房的持房成本,经过了3~4年的调控之后,房住不炒的观念已经涉及到了人心,住房市场上已经少了许多炒房客,更多的则是刚需购房者。

房地产长效机制将会进一步完善

第2个则是不再用房地产来刺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说近些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是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衍生行业的发展,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但是一个行业如果过度壮大,必然会侵蚀其他行业的发展,国内的房地产也正是如此,从短期来看房地产的确能够有利于一个经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房地产显然并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在当下,房地产对于经济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中国社科院就曾经明确提到过,在2018年的时候,房地产对经济贡献已经由正转负,简而言之就是房地产已经无法再继续壮大,否则它对于城市的发展不仅未能够有任何的好处,反而还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2019年的时候,首次提出的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通过官方的渠道宣称了高房价的时代已经结束,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房地产市场将以稳健为主。

第3点便是楼市调控将不会再次放松,而是采取常态化,在一些地方,经常以引进人才的名义对楼市政策进行微调,很多人也将其称作为楼市放松的前兆,不过孙宏斌对此声称,在当下国家对房地产调控,不要以为它是短期的,无论是官方还是孙宏斌,都能够看出楼市调控并非是一个短期政策,尤其是楼市调控,从长期来看的话,对楼市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这些政策的进一步的不放松,也就意味着长效机制将会进一步的完善。

长效机制将会完善

比如房产税以及空置税,也会因为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而逐步出现,而根据当下的楼市情况,未来的楼市大盘已经大致形成,首先是租房市场将会形成多主体供应,买房将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商品房改革化以来,购房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究其本质的原因首先是房子不够分,另一个原因便是农村人进城需要买房,第3个便是改善生活需要买房,大量的住房需求,最终直接影响商品房市场,导致了我国住房拥有率常年占据世界前列。

然而伴随着房价的不断升高,以及国家对于住房市场的改革,这种单一的需求市场将会迎来变革,与发达国家一样,我国楼市将会形成多种供应主体的住房市场,在未来,将会出现公众租赁房,共有产权房,市场租赁房以及商品房4大种类,集体土地入市的试点,当下已经在一些城市当中进行试点工作,伴随着土地法的修改,制度上的障碍已经清除,并且在未来将会摸索出一套适合全国推广的方法。

这对于一些住房紧张的城市将会得到极极大的改善,对一些买不起商品房的人而言,可以通过共有产权的形式来实现住房需求,对于那些不想买房的人来讲,可以通过长租的方式,满足住房需求,而在未来,商品房将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选择,其次必要时商品房将会进入到存量房的时代,炒房客也会因此被挤出市场,伴随着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持有多套房的人将会增加他们的持房成本,并且最后他们会选择将手中的房全部出租出去,以免被债务所压垮。

小结

而在未来留房还是持币,更多的还是要看自身的需求,倘若能够拥有一套核心地段,并且在未来上涨空间较好的房子,自然是买房较好,不过当下若是么有能够有好的渠道以及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核心城市买房,那么留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