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市教育局发布《襄阳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与去年相比,我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有三大变化:
一、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面向县、市的招生计划全部实行指标到校,不再下达填报志愿招生计划;
二、襄阳市属民办高中在县、市及襄州区的招生比例有所调整,由2023年的28%调整为25%;
三、从2024年起,外市(州)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申报有襄阳市招生计划的,统一使用省级招生平
生计划,试行招收学科特长生。
据了解,2023年城区共有10所高中申报招收体育特长生,这10所学校分别为:
市八中、市二十四中、市三十六中、市致远中学、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襄州六中、市六中(原襄州一中)、襄阳长春外国语学校、襄阳智投汇文综合高中等,申报招生计划达217个;
6所高中学校申报招收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类专业特长生,这6所高中分别是:
市二中、市八中、市二十四中、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田家炳中学、襄州六中等,共计批准197个艺术特长生计划。
指标到校招生录取
指标到校招生录取,是将省、市级示范高中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分配到招生区域内的每一所初中学校,并依据分配的招生指标和最低控制分数线,按一定规则进行录取。
襄阳四中、襄阳五中指标到校的招生范围为全市初中。
襄阳四中五中2023年招生总计划(除学科特长生计划外)的90%实行指标到校招生录取,剩余10%的指标实行填报志愿招生录取。其中,两校用于指标到校招生名额的28%分配到县、市初中,剩余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市区及襄州区各初中学校。襄阳四中、五中指标到校名额分配时,分别按各初中2023年中考报名人数所占相应招生区域的比例分配到每一所初中学校。
为促进襄州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逐步推动襄州区融入主城区,襄阳四中、五中在襄州区初中学校的指标到校名额分配比例结合实际单独确定;襄阳四中、五中在襄阳市区初中指标到校名额占市区初中毕业学生人数的比例与2022年度持平。
襄阳一中、襄阳三中指标到校的招生范围为襄阳市区(襄城、樊城、高新、东津)所有初中。
2023年两校各列出880个招生计划实行指标到校招生录取,剩余招生计划实行填报志愿招生录取。襄阳一中、襄阳三中指标到校名额分配时,按市区各初中2023年中考报名人数所占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各县、市及襄州区属省、市级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的招生范围为本县、市及襄州区所有初中。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及襄州区教育局确定。
申请参加指标到校的学生需符合哪些条件?
(1)品行端正,成绩优秀,身体健康,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合格等次及以上。
(2)自愿参加指标到校招生录取,服从电脑派校。
(3)必须是在籍在校应届初中毕业生,即学籍在本校,且初一至初三年级三个学年均在本校学习(按照学籍管理规定正常转学的学生除外,但转入的学生在毕业学校连续就读时间不得少于一学年)。
指标到校招生录取如何进行?
凡申请参加指标到校招生录取的学生,必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分数构成情况及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按照大多数初中学校能够基本完成所分配名额的原则,分别划定襄阳四中五中、襄阳一中三中指标到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再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线上分数并列时,按照语数外三科合计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直至录完的分配名额为止。若学校未能完成分配的名额任务,其最低控制分数线下丢失的指标调剂到区域内其他学校,从各区域已过指标到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未被录取的学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被襄阳四中五中和襄阳一中三中指标到校正式录取的学生分别按照中考分数基本相等、性别基本平衡等原则,采取电脑派校方式随机分配到襄阳四中或襄阳五中、襄阳一中或襄阳三中。
各县、市及襄州区属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录取办法,由其教育主管部门确定,报襄阳市教育局审批后组织实施。未经市教育局审批擅自招收的学生,不得为其办理录取手续。
指标到校招生录取结果将在襄阳教育网和“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上公布。
招生期间,学生及家长可登录“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录取状态。已被指标到校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其他任何形式、任何学校的招生录取,必须到录取学校就读,否则取消其普通高中录取资格;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继续参加其他形式和其他学校的招生录取。
填报志愿招生录取
填报志愿招生录取,是将招生学校除指标到校和特长生计划之外的招生计划,在一定区域内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择优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其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面向全市招生。
襄阳四中五中两校2023年招生总计划(除学科特长生外)的10%用于填报志愿招生录取,以2023年各县(市、区)中考报名人数为计算基数,分别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招生区域。填报志愿招生录取的名额分配另行通知。
襄阳一中、襄阳三中除指标到校外的招生计划面向襄阳市区招生。
市直其他公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面向襄阳市区(襄城、樊城、高新、东津)招生(体育、艺术特长生,小语种及中外合作项目计划除外),其招生计划不再分解到各城区或各初中学校,统一按填报的志愿录取。
此外,为促进襄州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逐步推动襄州区融入主城区,今年,襄阳市第六中学(原襄州一中)单列120个招生计划,可面向襄阳市区招生。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要求,民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实行属地招生,招生范围应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结合我市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提升行动计划和高中阶段教育“渡峰工程”情况,2023年襄阳市属民办高中在县、市及襄州区的招生比例控制在28%以内,并结合实际逐步压减市属民办高中在县域招生的数额。
襄阳市区内区属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襄阳市区招生,湖北省及襄阳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可面向全市招生。各县(市)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在本县(市)范围内招生。
记者:姚霖婕,通讯员:吴旭 帅忠奎 李杰
编辑:王晓;校对:杨霞
审核:蔡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