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9月17日,福建省漳州市发布通告,全文如下:
漳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2021〕第1号通告
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为彻底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加强漳州台商投资区区域管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即日起将漳州台商投资区万益学府花园小区列为封控区,将漳州台商投资区福龙社区列为中风险地区,将漳州台商投资区全域列为管控区,将龙海区、长泰区、漳州高新
,手拿小红旗,走街串巷进行抗日宣传。在龙海一中红军楼的墙壁上书写了一系列抗日标语。在红军楼前可以看到“消灭地主武装”“反对日本出兵中国”“红军是工农的军队”“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等红军标语十分醒目,依稀再现当时革命运动的热烈。在中央红军和石码工农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石码人民全线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掀起轰轰烈烈的“拥红支红”和抗日宣传的红色高潮。秉持着发动充分,说服耐心,协商民主,分摊合理,具体明确,不报私恩,坚决执行的筹款政策,红军在石码的筹款筹物开展得非常顺利,还有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石码、海澄,报名参加红军的就有四五百人。
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东路军在圆满完成宣传抗日、筹款筹物、扩大红军三大任务后,胜利回师中央苏区。新中国成立后,当年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曾于1983年、1986年及1990年三次造访龙海一中红军楼,并亲切地向在场师生讲述红军的革命历史和战斗精神,勉励学生不忘历史,学好本领。
红军在龙海驻扎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革命精神却像一颗种子在龙江大地生根发芽。1982年7月,红军楼被列入龙海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1年6月,被评为漳州十大革命遗址;2012年11月,被授予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称号。如今,红军楼作为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海区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吸引了无数学者前来参观学习,以此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据了解,龙海一中红军楼于2021年再次修缮,并对展馆进行重新设计。目前,馆内划分了“红色人物”“团战指挥室”“红色武装的历史”三大展区,其中“红色武装的历史”展区共分5个部分,展示了龙海大量革命历史资料和图片,包括“中央红军进漳驻码前龙海革命形势”“龙海党组织做好中央红军进漳驻码准备工作”“中央红军攻克漳州”“红四军进驻龙海”“中央红军进漳驻码的历史意义”。这些展板以丰富的图文形式再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龙海的烽火岁月,成为龙海革命历史的鲜活教材和历史坐标。(图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