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20:18信息 • 发布者: 欧石楠

这几天在家中整理电子垃圾,然后把老爸在上世纪买的第一台电脑用的主板以及CPU给翻了出来。具体配置是啥已经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内存大约是16MB,处理器是奔腾MMX-200MHz,运行Windows 98操作系统。这玩意儿毕竟出生在1998年,那会儿我才4岁,也就顾着用这台电脑打一些诸如雷电II、恶魔之星III(俗称雷电III)、英雄萨姆等经典游戏。

主板是586时代包括更早机型都很流行采用的Baby

系统升级为windows97,可视化的操作系统更方便、更快捷。但是这时候的电脑价格十分昂贵,我是用得起买不起,所以大学时代一有时间就泡在微机室里,与电脑共度“良宵”。

2000年毕业后仍然对电脑兴趣不减,工作之余大多数时间待在电脑城里,对拆机、装机、维修是那么向往。时间长了,自己对电脑硬件也略知一二,对单位的电脑也能拆装自如,解决些小问题,这令单位的同事刮目相看。那些年比较流行攒机,靠着对电脑的略知一二,这个月买个主板,下个月买个硬盘,今天买个光驱,明天买个内存条……三年的时间终于攒齐了硬件,在组装起来的那一刻不亚于第一次见到电脑的心情,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那时的软件也不是很多,QQ、股银软件、办公软件、小游戏等这些软件就足够了。由于在攒机时对硬件的兼容性还不是太了解,所以攒起来的电脑,不是死机就是卡机,所以就是拆了装、装了拆,竟然用了五六年,我对拆装更是乐此不疲,现在对电脑硬件的了解还真得益于那些年的攒机和拆装。

有人说:智能化的发展超越了人们的认知。电脑软件的创新发展迎来了电脑划时代的进步,电脑硬件的更新速度确实很快,但也有限。酷锐i9代表了现在电脑硬件的最高配置,而且硬件越发展空间就会越小,因为硬件是身体,软件是大脑,硬件有限,软件无边。所以,工作之余,自学了网页三件套、pr视频剪辑、python等,虽然不精,但足够用,关键是满足了兴趣的需要,每遇到一款新软件总是如获至宝,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从286电脑到酷锐i9,我与电脑的情缘不断并且还会继续,虽然现在电脑受到了5G手机的冲击,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替代,但电脑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永远不会被人们所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