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17:34信息 • 发布者: 黄高远

每年隆回县超过万人参加中考。其中只有少部分能进入示范高中。介于隆回的录取制度,各个初中学校录取线相差悬殊。

能被公认的只有统招线。每年的考试总分并不一致,统招线会有差异,不过统招线占总分的比例却很稳定

从上图可以看到,能上统招线的学生,平均分至少要稳定在85分左右

同时在统招人数与指标人数应当相等的制度下,二中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一中,这让志愿填报二中的学生录取概率大大增加。

同为示范性高中,政府的财政拨款并没

那时候,衡量一个乡镇初中部的教育学水平,就是看能考上多少个隆回一中或隆回二中的学生。有的学校很强,考上了很多个,也有的学校不行,常年都有打了赤脚的情况。现在回想起来,对于那些常常打赤脚考不上一中和二中的学校来说,在教育的公平合理上,的确是有些说不过去的。但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人对于初中升学有什么怨言,若说一定有怨言,也是怨分数不够。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再有哪一个学校打赤脚,一个学生都没有考上一中或二中的情况出现了。

因为隆回一中和二中这种好的学校,把高一新生分成了两半来源。一半来源于统招,这个与我们之前是一样的,就是一个统招录取分数线,每个初三学生都有机会,上了线就可以读。还有一半生源,就按人数比分配给每个初中学校,比如三阁司中学,今年隆回一中分配了18个名额。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统招方面,如果三阁司中学没有一个人上线,但是报考一中分数最前面的18个学生,还是可以去读的。这样确实比起我们那个时候来,是公平和合理多了。再也不会有打赤脚的现象了。

只是隆回教育局的公告,把每个学校的指标分数线,我个人的理解是,就是分配名额分数最低的那个人分数,也给公布出来了。每个学校的指标线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有一些对比也特别大。比如,罗子团中学,考了820分,也读不了一中,因为罗子团中学的指标数是821分;但是在金石桥中学,只要720.3分,就可以去读一中了。

于是后面有一些考了高分但没有录取到理想高中的家长,就有些发牢骚了,说不公平,为什么有一些学校那么低的数都可以读一中,我家的比他高出整整100分,都读不了。

世上凡事,绝对公平,是真的真的做不到的。因为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到县城及周边来了。假若还是采用我们那个时候的录取规则,基本上会有大片的乡镇初中打赤脚的。所以目前官方采用的这套录取规则,已经是非常合理,非常公平的了。这样就可以照顾到每个乡镇的初中生源,让每个地方的优秀学生,都可以进入隆回最好的高中,再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去努力奋斗。

当然,有一点不明白的是,不知道隆回,为什么把每个学校的指标分数线也一并公布出来。象笔者所在的东莞,只会提前公布每个初中学校的分配指标名额,并不会公布这个指标分数线,因为这个指标分数线,每个学校不同,有时分数对比特别大,有对比就有了伤害。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内地太多人事关照的实情来看,其实公布也好,只有完全公开,才不会有任何的暗箱操作。同时,也可以从这个指标线的高低,也多多少少看到初中部的教育质量。有对比有竞争,才有奋起直追的力量。

最后祝隆回的学子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