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04:15信息 • 发布者: 平南

颁奖礼上的10名“最美禁毒人”。

“6.26”国际禁毒日专题

大洋网讯 6月15日上午,2019年广州(黄埔)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首届广州市“最美禁毒人”颁奖礼暨粤港澳商学院公益演唱会,在黄埔区宝能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举行。

主办方广州市禁毒委员会、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黄埔区人民政府,倾心打造国际禁毒日超大规模的万人宣传舞台,堪称广州史上最盛大的一场禁毒宣传“大制作”。来自全市各校近万名师生、250

解到了曾祖的光荣事迹。

耳濡目染中,小林曾同也对林则徐心生敬意,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和他一样对这个国家有用的人。

1931年,正在念中学的林曾同听到了东北那边传来的“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祖国遭受侵略,人民流离失所,民族遭受危机。

林曾同看着那些从东北逃难到北京和天津的难民,不由心生愤怒,怀有强烈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的林曾同决心要为国家做点什么。

于是,冒着随时都有被捕入狱的危险,林曾同还是和同学们高举着标语,结成抗日游行的队伍,走上街头,向大众宣传这些事情,以期唤醒民众。

同时,他也不曾一刻放下自己的学业。

几年后,林曾同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并在抗战胜利后选择投身革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出色的语言天赋和学习能力让他决定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

他化名李良,辗转敌我双方地地下战场,通过各种方式为我军传送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在后来的解放战争当中,李良仍然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在战争当中遗留下来的敌特潜伏者开始秘密谋划,企图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日子暗杀当时身在北京的重要国家领导人。

在这样一个危急的时刻,经历过多年战争,有着丰富潜伏谍报经验的李良,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顺着反动分子留下来的一点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成功地破获了这样一个重大的阴谋。

不仅沉重打击了那些反动势力的阴谋,而且成功保护了国家领袖的生命安全。

1965年初,上级要选拔一名侦察人员独自前往异国他乡去执行一项十分机密而重要的任务,李良毫不犹豫,背上行囊就独自踏上了这一项充满未知和危险的任务。

他甚至随时都有可能以身殉国,即便如此,还是孤身赴险。

在经历了三年的浴血奋战之后,李良顺利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1969年,李良去世。李良始终保持着自己作为一个党员的意志,坚守着自己身上的任务,没有将自己此次出国任务、包含的国家机密透露一丝一毫。

1977年12月31日,李良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追认为优秀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

二、凌青:纵横国际,外交风采

凌青原名林墨卿,生于1923年,是林则徐的五代孙。

这个名字是后来抗战时期为避嫌而改的,凌取凌空而去之意,青与卿同音,寓意革命青春焕发。

凌青的一生,都在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曾祖训言。

凌青的少年时代正值国家内忧外患的年代,一腔热血的他看着国破家亡的凄凉场景,没有办法袖手旁观。

在当时的燕京大学,他加入了进步的学生组织“学生读书会”,同兄长林曾同和其他进步青年一起,组织抗日游行,筹集必要的物资秘密运送到解放区。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申请并加入了中国地下党。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留在北平的进步学生一个个被伪军抓捕,北平不再安全。

于是在党内人员的组织下,凌青被安全转移到后方的晋察冀军区,后又转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拥有强大语言能力的凌青被分到了中央军委的外事组,主要工作是负责美国方面在延安的联络和接待工作,这也为凌青之后的外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三年的外事组工作经历当中,凌青曾经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充当翻译。

毛泽东文集第四卷当中的《同三位西方记者谈话》的翻译者就是凌青,但是他本人却对这件事一点印象都没有。

直到记者将一份当时的记录手稿交给他,他才想起来。

他就是这样一个看重国家利益,而淡薄个人得失的人。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着多年对外外交经验的凌青被外交事务的负责人周恩来总理选派担任美澳司科长,发挥他在战争时期的外交经验,主要负责为新中国处理美国方面的事务。

后来,凌青还曾经受命参与过朝鲜战争胜利后的板门店谈判,在这场谈判的过程当中,凌青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语言优势与外交天赋,妙语连珠,舌战群儒,巧妙周旋,成功从美方那边争取到了许多国家利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在周恩来总理的推荐下,凌青负责安排历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活动。

凌青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事必躬亲,对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严格把关,最终这次活动圆满成功,中美关系缓和,凌青也因此成为外交部的重要成员。

表现出色的凌青后面又担任中国在联合国的全权大使。

在这次大使的任期内,凌青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他同英国代表汤姆森共同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文件。

文件的内容是关于1997年香港回归,在离开祖国的怀抱将近一百年之后,香港终于要回归祖国的怀抱了。

一百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而中国也因此暂时失去了香港;一百多年后,林则徐的后人凌青则代表中国,从英国人手中将失去的香港岛要了回来。

历史的轮转总是如此的奇妙。

凌青曾经先后担任多国大使,并四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是建国初期最杰出的外交人才之一。

凌青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外交事业,作为林则徐的后人,他没有辱没先祖的名声,反而将林则徐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他自己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三、林子国与林子东:不让须眉,巾帼双壁

林则徐的后代当中不仅只有男儿郎为国家发光发热,林家女将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林子国与林子东便是这样一对双胞胎。

姐妹二人出生于1922年,论起辈分的话,她们是李良的妹妹,是凌青的姐姐。

1940年,还在燕京大学上学的林子国、林子东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们还将自己家贡献出来,作为中共地下组织在北平的一个秘密的联络地点。

后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对双胞胎姐妹不得不分开,先后离开北平躲避战争。

离开北平后,姐姐林子国来到了抗日根据地。

在这里,她充分发挥了自己所长,在根据地创办书刊报纸,宣传革命的重要理论,也在当地普及马克思注意和列宁的先进思想,她还设立了学校,普及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后来,林子国因为赞同一个哲学观点,又因为曾经和一个投降过日军的文化工作者一起共事过,而含冤入狱。

即便身在冤狱,林子国也不曾放弃真理,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气节,其精神令人钦佩。出狱后林子国得以平反,后于2001年1月病逝北京。

妹妹林子东在离开北平后一路南下,加入到了新四军的队伍当中。

她在革命根据地中担任新华社记者和报纸编辑,穿梭于战争和炮火的边缘,坚持真实地记录历史的真实情况,并写下了大量充满力量和斗志的文字,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中国人民。

2022年8月17日是福州解放日,福州晚报记者来到福建协和医院采访了101岁的林子东。老人家的精神看起来还不错。

在今天,林则徐的后人仍然没有忘记先祖的教诲,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族传统。

2022年6月26日,在第三十五个国际禁毒日,林则徐的第六代长房长孙林鸿汉受邀前往江苏广电总台宣传禁毒。

作为林则徐的后代,他选择了和先祖一样奋战站禁毒的战线上。他将自己人生21年的光阴都投入到了禁毒宣传的工作当中,曾经被评为全国十大禁毒人事和全国优秀禁毒志愿者。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林鸿汉表示,“自己的祖先是林则徐,是国家的禁毒英雄,自己作为他的后人也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先辈未完成的工作”。

他还说,“禁毒事业他会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并且还会传承给自己的孩子,告诉他们关于林则徐的故事,让他们把这份光荣的事业一直进行下去”。

作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后人,无论是李良还是凌青,又或者是林子国与林子东姐妹,他们都很好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箴言。

先祖的身姿在前方,指引着他们为国家不顾生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们也不断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之人,这个国家的车轮还在向前,历史的重担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同他们一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