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一名网友在后台私信联系我,说他12年前在东莞购买了一套村里面的小产权房,他本人是城镇户口,那房子是当地村民在其多的宅基地盖的,当时花了50万元购买,并到村里面盖章过户。购买后不久,他就按照程序审批将房子推倒了重建,现在他们村里面碰上了拆迁,他的房子刚好是在拆迁范围内,现在原房主跳出来,说他们之前的卖房协议无效,要求他把房子退还给他,他现在准备打官司应诉,整理了4个自身的有利条件:
1、购房合同
有较大的购房风险。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希望有这方面购房打算的,可以对您有帮助。
(1)没有产权,前文提到了,非村集体成员买入后,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拥有,最多只有使用权,这样就对未来房屋的再出售产生很大影响。并且这个交易都不受法律保护。对房屋的升值保值都有影响。
(2)从法律方面来说,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也会被视为无效合同,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力。
(3)从国家政策来说,2014年3月1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接受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不动产登记条例将于今年6月份出台,并表示将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快组建不动产登记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对于小产权房问题,将采取"拆除一批,教育一片,处理一批,震慑一片,问责一批,警示一片"的治理方式,把小产权房的违法势头控制住。"这个事情正在做,同时也对小产权房在各地的情况,进行清理统计,在这个基础上,再研究提出分类处理的意见。"
也就是说,从政策方面来看,购房人一旦付款后,如果遇到政策整治,一部分到手的小产权房就可能面临被强拆的风险,而作为购房者将是既拿不到房屋,有无法索要房款的尴尬。因为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4)除了以上的风险外,由于小产权房的建设和开发,整个过程都存在着监管缺失的情况,不仅对购房者的利益有影响,同时由于开发单位没有资质,可能会造成房屋的安全质量问题和隐患。甚至是售后服务和维修。
鉴于以上几点,不建议大家去购买这类小产权房,当然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如果可以获得产权的时候,另当别论,这个需要随时关注国家政策的调整。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帮助!(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