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02:36信息 • 发布者: 雷科技

【CNMO科技导购】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追求极致性价比,以下四款中端手机在2000元左右价位段比较出色,属于明智之选。

一加Ace 3V 搭载了高性能的高通骁龙7+ Gen3处理器,无论是繁重的多任务处理还是沉浸式游戏体验,都能游刃有余,确保使用流畅无阻。其旗舰级显示屏幕以其细腻画质和鲜活色彩,为用户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拍照方面,一加Ace 3V也不遗余力,装配的专业级摄像系统捕捉生活每一刻的美好,创新与









对这类产品产生本不该有的好奇心。


所以我买了一台。


(图源:京东)


我用2600块钱,买下了一台今年你所能买到的最便宜的竖折新机。


是时候来见见moto razr 40了。


(图源:雷科技)


我买到的这台razr 40是樱络粉配色,中框为金属材质,后盖则是素皮材质。


和官方宣传页上展示的不同,这个樱络粉配色配色实际上更偏向于淡粉色,有种胭脂的感觉,素皮后盖不仅保留了精致动人的天然纹理,摸上去更是有种温润如玉的肌肤触感。


从这个外观和手感的精致程度来看,狗摩显然是用了心的。


哪怕是我这个用小米12s做主力机的猛男」,对于这款产品的配色和设计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图源:雷科技)


作为一款主打“性价比”的竖折产品,moto razr 40的后置双摄跟副屏被放在了同一个横向长条形模组上。


在我看来,这个设计虽然属于是成本控制的无奈之举,但却让这款产品的背面设计变得比三星OV这几家大厂推出的最新款竖折产品要好了不少——无限膨胀的外屏显著破坏了产品的美学设计。


(图源:雷科技)


不得不说,比起现在千篇一律的直板手机,竖折手机更像是一种有选择、有态度的形态变化,在手机同质化严重的当下,给大伙带来了久违的新鲜感。


尤其是独特的外观这一点,可能才是大多数人购买它的原因。


说完了好话,接着来点「大家想看的东西」。


首先是内屏。


(图源:雷科技)


moto razr 40采用了用了一块6.9英寸的FHD+分辨率柔性屏,屏幕刷新率最高达到了144Hz。


从参数上看,这块屏幕基本算是竖折里的第一梯队,实际观感也还说得过去。


最惊喜的地方在于,这块屏幕折痕控制得不错,只有在特定角度下看才会比较明显,摩托罗拉这种第一批生产竖折手机的厂商,对于折痕控制还是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法的。


(图源:雷科技)


然而,即便厂商已经做到这个程度,屏幕折痕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始终会在反光良好的情况下膈应到你。


至于久经折叠之后的屏幕寿命,更是难以和常规直屏做对比。


然后是性能。


为了推出这样一款主打「性价比」的竖折手机,摩托罗拉确实在硬件素质上做出了不少取舍。


比如说处理器用的是口碑平平的高通骁龙7 Gen1,也就是去年小米Civi 2和荣耀90上面那颗青春版骁龙888.


考虑到骁龙778G实在太老,骁龙7+ Gen2又太贵了,只能说这也是无奈且合理的一种选择吧。


(图源:雷科技)


当然吐槽归吐槽,正经的性能测试流程咱们还得走。


首先来跑个娱乐兔,分数为667825,在这种单纯的跑分测试里还是比骁龙778G要强的。


在3Dmark Wild Life测试中,razr 40常规得分为3313分,但是稳定性只有82%,可能跟骁龙7 Gen1采用三星制程打造有一定关系。


(图源:雷科技)


而在游戏环节,我则是挑了《原神》和《英雄联盟手游》这两个游戏来进行测试。


先看看不太吃性能的《英雄联盟手游》,在高画质+高帧率的设置下,一轮对局下来平均帧率为86.2帧,游戏在开始一段时候后迅速跌落至90帧左右,此后的游戏整体表现比较稳定,算是没有什么压力。


(图源:雷科技)


接下来嘛...


“原神,启动!”


考虑到这款产品的客观因素,我选择了“中画质+30帧”的设置,因为不管在什么画质下,60帧设置都是无法生效的。


绕着经典璃月港跑图30分钟后,最终平均帧率达到了28帧,但帧率曲线非常不稳定。


接近45℃的机身温度,更是让人直呼「真是数一数二的烧机」。


(图源:雷科技)


当然,性能带来的问题不但会反映在游戏上,更会反映在系统当中。


因为采用类原生系统的缘故,moto razr 40在日用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流畅的,但是极其严苛的高刷限制,却让这块144Hz高刷屏幕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只有在高性能模式下体验才会相对好一些。


我猜测,摩托罗拉应该是认为这款产品的目标对象对刷新率并没有那么敏感,所以才会采用这样保守的高刷策略吧。


同理,这句话也可以适用于市面上几乎任意一款竖折产品。


(图源:雷科技)


拍照这块,razr 40用的是64MP主摄+13MP超广角的双摄组合。


主摄传感器为经典OV64B,1/2英寸感光单元,0.7微米单像素,支持OIS光学防抖,超广角是1300万像素的Hi1336,1/3.1英寸的感光单元,1.12微米单像素。


换言之,没有凑数!


当然,就这千元机老主摄来看,拍照肯定是落后于现在主流机型的。


从体验来看,白天拍照效果还算还原,整体成像风格偏向艳丽、讨喜,观感还算不错。


(图源:雷科技)


尽管没有微距镜头,但是自带的微距模式足以应付一些常见的近距离拍摄场景。


(图源:雷科技)


至于续航嘛,也不太行,毕竟电池容量才4200mAh ,正常使用一天两充是跑不了的。


最高30W有线PD快充,8W无线充电,虽然不算亮眼,但是用来给这块小电池做补能倒也够用。


就是横向对比同价位直板机,整体硬件配置确实算是低一个档次的。


(图源:雷科技)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怎么razr 40放在你手上哪哪都有问题,竖折手机难道就没有啥优势嘛?


那我就不得不从「外屏」和「悬停」开始说起了。


不知为何,几乎所有的厂商在今年都开始宣传起了竖折手机的外屏。

横的、竖的、不规则的,总之屏幕就是越大越好,巴不得跟你讲不用打开手机也能正常使用,就抱着外面那块3''小屏幕溺死得了。


(图源:vivo)


而razr 40只有一块小得不能再小的外屏。


虽然不能运行应用,但是日常看看消息预览、看看时间、切歌,以及自拍预览,这块小屏都是能胜任的。


(图源:雷科技)


在我看来,这样就很好。


如果说竖折手机最大的卖点在于外观设计,那么比起硕大无比的外屏大模组,这种影像模组与小外屏一体化的设计显然更符合大家的审美。


至于功能,当你打开手机能够获得一块超过6.5英寸的屏幕的时候,真的会有人想在外屏那不足三英寸的空间上面打字聊天看导航吗?


不,这大概率只是厂商给你设计的一种情景罢了。


(图源:摩托罗拉)


再来看看竖折手机常见的另一个玩法,「悬停」。


从实际上手的体验来看,moto razr 40的铰链手感可谓是出奇的好,虽然有些异响,但是开合手感扎实,稍微用点力去掰它的上下部分,也不会有那种晃动很明显的情况,甚至还支持多角度悬停。


在悬停姿态下,就可以将手机立在桌面上利用后置镜头进行拍摄,找到直板手机难以拍摄的角度,或是像DV 一样单手手持拍摄,也就是几家国产厂商都在大力宣传的「DV现场」。


(图源:雷科技)


那问题来了,这些所谓的悬停拍摄模式真的有什么使用价值吗?


对我来说,没有。


当然,我并不是这类手机的目标用户,所以我还采访了一下身边用竖折手机的女同事。


她的意见:没有。


事实上,除了一开始新鲜的时候会打开化妆镜,大部分悬停模式下宣传的功能,在正常的直板机上也能实现。


典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她觉得问题不大,毕竟好看是最重要的!


(图源:雷科技)

说来奇怪,这么一顿用下来,我其实还挺喜欢moto razr 40的。


它的机身很轻巧、整机宽度易于握持、素皮后盖手感不错,虽然配置不高,但是搭配上类原生系统做个轻巧的备用机体验非常舒适。


但是要我选主力机的话,竖折手机几乎会是第一时间排除的品类,为了竖折这一形态做出的配置取舍,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款手机能接受的极限,这就注定它无法成为主流机型。


最重要的是,这些绝不是razr 40存在的问题,而是几乎目前所有竖折手机都存在的问题。


再高的性能,放在竖折手机上也会处处受限;再好的屏幕,也没有办法消除那道客观存在的折痕;至于续航问题,更是时至今日依然无法改进,只有等到电池体积突破的那天才能如愿以偿。


如果说,目前竖折手机还能因为便宜、装饰性的属性,继续转化女性手机市场的份额,但是当竖折手机也成为了一种常态,以至于这种设计上的「特殊性」缺失后,未来的故事又该怎么写下去呢?


这个问题,就交给国产厂商们自己去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