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麦麦一起备战2021高考!
今天分享一所正在为创建“绍兴大学”而努力的浙江高校在浙录取分数:绍兴文理学院!文末附有该校在全国各省市分专业2020招生计划及2019年分数。
今年,绍兴文理学院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有效投资约13.7亿元。项目总投资约61.88亿元,按2万人在校生规模实施校园扩建改造。
想象一下,明年考进该校,在年毕业前如果顺利“晋级”为绍兴大学,毕业证书上红灿灿的四个大字,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不能实事求是点,欢迎越城区学生来柯桥读,但请不要什么成绩都是越城区的,用脑子想下,柯中,鲁中在统招前就成名了,记住是统招前,一区的生源。统招前如果没有过硬的高考成绩,从何来支撑名声。
网友E:没统招前生源是越城区,统招后又是越城区?有些人为什么这么不要脸,总是觉得自己最好。年年故意捣乱,却从不自己身上找原因。说得好像柯桥区教育很差似的。
网友F:看个别高分是有偶然性的,看c9录取率,985录取率,211录取率,一段线比率意义更大,柯鲁2所加起来比一中多,但柯鲁人数多,还有不少历届生加成,柯鲁1300+学生,60多%的一段率总计人数,与一中720学生,80多%的一段率,加上阳明的人数540和30多%一段率并没有优势,都在800左右。绍兴的高中碰瓷不了镇海杭二学军 ,但总可以多去比比萧山中学、慈溪中学等,覅七岁笑八岁,尤其是绍兴一中。
其他微信网友留言(绍兴方大头公众号):
1、只看高分只会误导学校努力方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要尽可能多的上特控线!!和周边县重高学校的95%以上的特控线人数,我们绍兴几所60%简直拉垮得很啊,一所学校要少100多人,那就是一百多个家庭,一所重高只管前面几位学生,所有资源都给他们,出来成绩是完全应该的!!是建立在牺牲广大学生利益基础上的!!明明可以教两个班的好老师只教一个班,除了前几位其他都垫背!!
2、绍一中都快比不上下面的嵊州中学了……
3、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讲,确实柯桥做的好。
4、700分以上极少有偶然性,应该统计的是一段线或者一本率,这种才能看整体水平。
5、越城炒学区房炒胡了!
6、往年大多是一中比柯中鲁中稍微好一些,今年柯中这两个715的大神太猛了,跟后面这些拉出好多分的差距。
7、说到底是校长和教师能力的比拼。校长的岗位是怎么上去的?什么样的老师进得了一中?要反思的是早就成潜规的人事生态!绍兴的整体环境都好不到哪里去,柯桥只是无虎山中猴为王。所以我19年前从学校辞职了。
8、绍一中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了。
9、螺丝壳里做道场,比镇海,比学军,比杭二中差远了,绍一中撑不起这个门面啊。
10、都说柯桥这两所抓得严,一中放得宽,看来抓高考成绩还是得严才会有成绩出来。
11、傻,要看特控线上线率才是王道,700以上的和大部分学生有关系吗?而且这些苗子往往学生是倾尽全力辅助的。
浙江今年使用全国卷。600分以上占比竟然超过17%。什么意思!?相当于100个浙江考生中,有17个600分以上。就问你,浙江高考卷不卷?
作为绍兴经济最强的柯桥和传统市区的越城,又一场风云再起。
柯桥与越城,谁的教育更强。
01
头部高中之间的对飙
曾经在越城城南的鲁迅中学正式迁址柯桥城区,柯桥坐拥绍兴市区头部四校中的柯中、鲁中。目前,已经在新建柯北高中(小州猜想可能定名为绍兴市柯桥区高级中学,对标绍兴市高级中学),有望成为柯、鲁之后的柯桥区第三高中(关于柯北高中与越崎中学之间的排名问题,涉及腰部高中与非城区街道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今后再适时展开)。
柯桥区拥有柯桥中学和鲁迅中学两所头部高中有历史原因。
笔者粗略计算过,绍兴大市基本上能按照70万人左右的人口配置一所重点打造的高中以应对今后来自外部的教育挑战。
绍兴市区(柯越虞)300万人口,4所:一中鲁柯;
诸暨120万人口,2所:诸暨中学、海亮高中;
嵊州70万人口,1所:嵊州中学;
新昌45万人口,1所:新昌中学。
鲁迅中学在1994年成立,正是当初建立在90年代老绍兴县150万人口的基础上。
这里插一句,只能多希望比亚迪、万亩千亿平台越来越多,这样才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好的产业,以建起更多的好学校。(相关数据系笔者粗算,具体以职能部门为准)
反观越城,目前绍兴一中还是遥遥领先,但是和柯中、鲁中差距在缩小。至于越城区区域内的第二高中,阳明中学还是稽山中学,或者说是新的龙山书院,目前来看,尚不能进入绍兴市区头部四校资格。
绍兴市区四强高中,一春鲁柯,相对于三区其他高中,优势在逐年扩大,非常典型的强校愈强效应。其他高中原来拥有的良好生源在逐步削减。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教育强县与教育大县之间的生源争夺与反争夺。
从历年看,一中分数相对最高,春晖次之,鲁中、柯中并驾齐驱。越城、上虞是区内单重高,柯桥的鲁中、柯中是区内双重高,由此可见柯桥区高中教育实力之强。三区打通招生,对于柯桥区的初中考生来说是多了竞争,但对于柯桥区的高中来说是增加了越城、上虞优质生源,今后更能在各方面出成绩,“聚三区英才而用之”。对于越城区、上虞区初中学生来说,是好事,多了选择,但对于两区的一、春等高中而言,其实将长期面对来自柯桥区高中的生源争夺。
然后,形成一个微妙的平衡均势,绍兴市属高中一中录取分第一,绍兴教育金名片春晖第二,鲁、柯紧随其后的局面。
无论是媒体报道、还会社会讨论,关注度、流量基本集中在一春鲁柯四校。非四校的声音相比四校太孱弱了。
而且,无论考生还是家长,都有“慕强心理”,四校越强,也要报考,一定程度上会继续导致诸如稽山中学、越崎中学等腰部高中的“落寞”。
今后,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绍兴大市高中形成“七校联盟”(一中鲁柯诸嵊新),绍兴市区则形成“头部四校联考”等形式。
为便于读者了解绍兴高中录取情况,便于报考,我们绍兴业主圈也贴心奉上2020-2023绍兴三区高中分数线。
02
柯桥的幼小初实力
越城区在幼儿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实力不逞多让——一个字,强。
那么作为柯桥区,实力如何?!
在幼儿园方面,柯桥已有区中心、六一幼教集团、轻纺城中心幼儿园。同时,柯桥区机关(鉴湖)幼儿园也已回迁柯岩,2023年秋季开始招生(2021年1月18日,柯桥区机关幼儿园迁建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招标,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3亩,总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按30个班级规模建设。项目建安投资15000万元)。
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上,柯桥优势并没有传统主城区越城突出。而现在,柯桥在小学方面组建形成了柯小、实小、轻小三大学校(集团)+轻纺城二小的格局,对标越城的鲁小、北小、蕺山小学、塔山小学。
初中也有了实中、鲁外这2个足以比肩越城一中、元培、建功的教育集团。
从柯桥城区的初中布局看,柯桥实验中学、鲁迅外国语学校,基本上分布在城区西东,即东鲁外、西实中。两校近年来,有隐隐挑战绍兴传统强初中一初、元培、建功地位的趋势。
从归属管理看,越城的鲁迅小学、塔山小学其实是府山街道中心学校、塔山街道中心小学的身份,柯桥区的柯岩小学、华舍小学等也大有可为,向越城的学校们看齐。
03
“学在柯桥”与“学在越城”之争
柯桥提出了,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学在柯桥”教体品牌:即目标为,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领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水平全域提升。
这几个目标正如前篇所言,一个个在实现。
柯桥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成绩全省第一,上榜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并提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
“学在柯桥”成为柯桥教育的金名片。
压力传导到了越城。
越城也提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打响“学在越城”品牌。
并且,越城也在走教育集团扩张的路线。如建功中学在已有本部、迪荡校区情况下,创设第三校区——会稽山校区,成为越城乃至全绍兴第一个拥有三校区的初中(住在周边的会稽云庐和御香园居民利好)。
根据绍兴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看,(二)聚力创建开放提质扩面
5.提升创建水平提到,越城区将争取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评估认定。
一个擦亮,一个打响。柯桥越城教育之争锋芒再起。
04
柯桥的教育雄心
可以看到,柯桥的目标是——对标越城,在绍兴地区实现教育的保二争一。
越来越多人会将柯桥学校与越城进行对比,也有不少越城的家长让孩子到柯桥学习。
从原来教育资源匮乏,到现在的百花齐放。柯桥通过一代代的努力,完成了教育方面的赶英超美。
可以看出柯桥对于教育这块的投入,实现了开花结果。
教育涉及社会民生,愿都越来越好。#记录我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