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下目前的市场。现在的显卡除了个别入门显卡,基本都转向买方市场,中高端显卡有大幅度的降价。近期内存和固态硬盘有小幅上涨,cpu价格相对稳定。DDR5虽然降了不少,但还是要比DDR4贵两倍以上。
对于amd平台的配置,其实我在上一期的配置推荐里边就直接没有用amd平台,后来很多粉丝说尽量还是把amd平台的配置加上,所以这期就满足大家的要求。
但我还是要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AMD的5000系列出来的时候
0K散片比半年前节省了200多,酷睿Kaby Lake被称为7代Core i7和6代i7规格相似度非常高,一样的工艺、一样的内核,只能从基础频率、睿频幅度和内存频率支持上找到区别,好吧,这就是Skylake的加强版。因此性能上默频对比的话,7代和6代的差距主要来自频率上的差别,若是同频比较的话,性能可以说是没有差别。这就是大家怒称英特尔为“牙膏店”的由来。
i7-7700K作为七代酷睿旗舰产品,采用了与上代一样的14nm制作工艺,四核心八线程的规格,默认频率为4.2GHz,最大睿频可以达到4.5GHz,性能也是非常强劲,其TDP功耗91W,搭载了高性能的HD 630全新核显,在核显平台上据说LOL全特效有150FPS的表现。
主板我们选的是微星GAMING系列的次舰级产品Z270 GAMING M5,它是200系列较早上市的高档Z270主板之一,其造型升级相当夸张,非常适合游戏玩家选用,Z270 GAMING M5就是微星新一代GAMING版Z270中的代表作之一。
Z270 GAMING M5主板是基于英特尔Z270主板芯片打造的正标ATX ,采用了钛金灰与黑色PCB相搭配的高档配色方案,内存插槽以及PCI-E插槽均配置有金属装甲防护,I/O接口与PCI-E接口上也配置有保护装甲。为了应对M.2固态硬盘的高发热,微星还在Z270 GAMING M5主板的M.2接口上配置有金属护罩M.2 Shield,可以说M5有模有样、有想法、有内涵。
微星的200系列主板全面升级数字供电,Z270 GAMING M5主板采用8+2相供电设计,Mosfet上面覆盖有黑色的散热片,该部分在CPU负载时是相当热的,散热片能够帮Mosfet快速的散去热量。CPU核心是8相供电,每相供电一上一下两个Mosfet,核显则是两相供电,每相供电一上两下三个Mosfet,每相供电配备一个电感,全板均使用日化固态电容。
M5在四条DDR4内存插槽上,每条都覆盖了单独的金属保护装甲,焊点也得到相应的加强,这是因为DDR4内存很多高频条的出现,使得厂家很关注这些条子的散热,将高频内存的散热马甲越做越厚,越做越重,插槽的强化将使得内存带来的稳定性问题迎刃而解。此外在内存系统里微星的DDR4 BOOST技术也很有特点,它可以在平台进入游戏状态后自动生效,自动按游戏的要求对内存的参数进行自动调整,从而使得游戏获得更高的数据带宽,使游戏更流畅。
Z270 GAMING M5的扩展配备相当强悍,三根PCI-E 3.0 x16插槽,其中两根带有钢铁装甲保护,由CPU提供高速总线的PCI-E插槽,黑色的那条是PCH所提供的,此外还有三条PCI-E 3.0 x1插槽。主板上有两个M.2接口,都是由PCH提供的PCI-E 3.0 x4通道,第一个插槽能够支持M.2 22110的SSD,使用这个插槽不会与SATA 6Gbps接口相冲突。第二个M.2接口只支持M.2 2280的,由于这个接口位于显卡插槽下方,所以微星特意为其准备了M.2 Shield。而两个M.2同时使用时还可实现M,.2 RAID,得到一组超级阵列。M5上有6个SATA 6Gbps接口和一个U.2接口,U.2接口与PCH的PCI-E 3.0 x4共享带宽,上面有钢铁盔甲可屏蔽杂波,主板有两个前置USB 3.0针脚接口,一个是垂直的一个是翻转90°的。Z270 GAMING M5的扩展位上增加了飞船跑道式的装饰条,使得主板整体飞行堡垒主题得到强化。
I/O接口那里有装甲所保护着,主板提供了1个PS/2接口,3个USB 2.0,2个USB 3.0,USB 3.1 Type-A/Type-C各一个,这两个接口表面都有镀金防氧化,视频输出接口有HDMI与DP各一个,还有个清空CMOS按键,有5个3.5mm音频接口,接口上也有镀金,还有一个光纤S/PDIF口。可以说Z270 GAMING M5真的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个性化“飞行武器”。
酷冷至尊冰神B120水冷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主要用在水冷头上无声驱动IC能够有效的降低水冷头运行中产生的震动,具备超低噪音。而马达组经完美优化,可保证8年无故障不间断运行。另外,水泵和冷头内微循环也能发挥最大散热效力。
金士顿的DDR4骇客 Savage DDR4 16G套装内存,这个就不必赘述了,性能足够玩,性价比也很高,金士顿的最大优势就是多如牛毛的售后渠道和完善的售后政策,使得它依旧是最值得大家信赖!
GTX1060 GAMING X PLUS这是啥意思?乖乖嘞!9G显存的GTX1060?哈哈哈!好像并不是这样,这个9Gbps明显不是9GB,完全不是一个概念!9Gbps指的就是显存可以每秒传输9GB位数据。显存的典型频率乘以数据倍率就是比特率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等效显存频率。9Gbps显存的典型频率就是用9000/4≈2250MHz左右,而之前的8Gbps显存的典型频率则是2000MHz左右,呵呵!能在卡全卖空的情况下还保持高昂的研发热情,也是没谁了。
虽说是一款新型号的主流显卡,但是微星 GTX 1060 GAMIMG X PLUS同之前的GTX 1060 GAMING X相比,正面外观看不出丝毫变化,还是那熟悉的双风扇和经典的红黑设计。不过转到背板,我们可以看到背板上的铭文已经换成新的GAMING X PLUS,以此来稍作区分。相信大家已经对这款红龙再熟悉不过了,吉吉我就不再赘言,直接进行测试环节,看看显存频率升级后的GTX 1060会有怎么样的表现。秉承微星红龙一贯重视散热效率的态度,此次GTX 1060 GAMING X PLUS的PCB背面覆盖印有经典龙徽的金属背板,这片背板不但可以为PCB背面的元件提供保护,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散热能力,并起到加固作用。虽然有了金属背板加固PCB,但微星GTX 1060 GAMING X PLUS为了提升显卡的使用寿命,还是在显卡上加装了固定的防护板,使整块显卡更加坚固耐用,同时能起到辅助显存等元器件散热的作用。
散热方面,微星GTX 1060 GAMING X PLUS配备了GAMING系列显卡专属的Twin Frozr VI散热系统,显卡低负载时(GPU温度低于60摄氏度),显卡风扇停止转动,从而彻底消除噪音。显卡的散热器配备了3根纯铜镀镍热管,1根8mm,2根6mm,热管上方使用大面积纯铜镀镍底座,和热管焊接在一起。该技术可以让散热管和均热板完全契合,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微星GTX 1060 GAMING X PLUS显卡搭载了一颗全新Pascal架构的GP106-410核心,拥有1280个流处理器、80个纹理单元和48个光栅单元,Gaming模式下核心频率1569MHz,boost后可达1784MHz。此外,该卡还拥有静音模式和OC模式,频率分别为1506/1708MHz及1594/1809MHz。该卡拥有6GB GDDR5显存,显存位宽192bit,显存速度为9Gbps。提供3*DP+HDMI+DVI的全接口组合,能够保证兼容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显示器的同时也能够满足需要多屏幕输出的玩家的需求。
对于一台既要拼颜值又要有战力的主机而言,一块NVME的M.2 SSD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就一台家用机而言这固态又是不可或缺的。我推荐的依旧是台电科技正式推出定位于入门级,在性能上高于普通SATA固态的新款PCIe普及版M.2固态,台电幻影NP600固态硬盘。
台电在存储行业里虽然算不上什么龙头老大,但是始终保持着存在感,此款幻影NP600为了提高散热功效,在主控上涂有散热硅脂,同时加了金属散热外壳,增强了NP600的整体散热效率。 在内部核心控件上,主控采用了新近崛起的瑞昱Realtek研发的RTS5760主控芯片。瑞昱Realtek是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入主SSD主控行业,去年年中发布了RTS5760以及RTS5761针对NVMe协议开发的主控芯片。
幻影NP600采用的就是RTS5760主控芯片,支持原生NVMe协议,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主控产品。主要的性能参数是支持PCI-E 2.0 x4,NVMe 1.2,最多4通道,支持1x、1y、1z nm工艺MLC、TLC及3D NAND闪存。在外观尺寸上,自不必说,采用2280标准尺寸,即22mm*80mm;在接口上,标准PCIe接口,支持NVMe传输协议,官方标称最大读取速度超过750MB/S,最大写速度超过720MB/S。
金河田竞技大师机箱是我天朝众多机箱企业中不可多得的良心产品,其外观设计颇具个性,左右双侧的钢化玻璃侧面板的实际炫效果非常主流,让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
而实际在装机效果上、背线理线上整体色彩搭配上,整体散热方案上竞技大师都是独具个性的!
别的就不说什么了,此次装机推荐的平台在标杆式评测软件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性能出众,温度理想,噪音控制在非常理想的范围内!
据说现在一般的平台都能畅玩屁股,可我以为这并不意味着《守望先锋》是一款不吃显卡的游戏。因为有不少网友认为自己使用的显卡不弱,于是乎就拉满了《守望先锋》游戏内所有与画质相关的选项,结果游戏的流畅度下降了一大截,而且还经常会出现卡顿,导致各位不该挂的时候挂了,那此次测试如何?
开局出门就被敌军堵门了!游戏任务分为两种,一种为“护送”,即攻击方必须将指定目标运送到指定地点,而防守方必须阻止攻击方,直到时间结束。另一种为“占领”,双方会为了地图的控制权而交战,由其中一队进攻,另一队进行防守。攻击方的主要目的就是占领关键标志物,而防守方必须维持控制权,直到时间结束。《守望先锋》是一款将FPS和MOBA结合得恰到好处的大作,喜欢FPS游戏的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找到射击游戏的快感,而喜欢MOBA游戏的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英雄、技能、配合、走位等乐趣,所以很多玩家都给出了一个形象的等式:FPS+MOBA=守望先锋。
通过一局守望打下来,我推荐的平台成绩可以看出,在主流1080p分辨率并特效全开情况下,GTX 1050Ti跑出了平均67帧的成绩,可以完美运行该作。非战斗状态下更是能飙出最高127FPS的超高帧数,而在激烈战斗场景基本都在65FPS左右,而在叙述模式30FPS是必须的,“中高”特效下这套平台还是可以流畅工作60帧以上的。
我们推荐的此套平台更多的是为网游在《守望先锋》的暴力测试中,该套平台在中高画质下跑出综合67FPS的流畅帧数,还是很让人放心的!给喜欢《守望先锋》的玩家做个参考。我认为在矿山林立的今天,如果不急着升级显卡就先持币观望,如果实在坚持不住按我们推荐的这套平台性能也是不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