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在有限的361子棋盘中,创造出无限可能。
如果围棋棋盘是无限的,反而棋子的布局和变化,就没那么引人入胜了。
本来,中国的新区也是有限的。从最早的浦东新区,到后来的深圳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的新区并不多,咱们集中力量干大事,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创造出无限可能。
可现在,中国有超过3500个的新区,眼花缭乱不计其数。这么多的新区,反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那么大,有时候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规
,但如何在新区买房还是有前提条件的,有很多法则在里面。
刘德科:但这个话题是有国界的,我们接下来聊的这些「法则」,只适合于中国,不适合于美国、东南亚。
法则一:买新区先看断裂带
刘德科:第一个法则,是很常识性的,就是买新区要看断裂带。我们乍一听新区,都会觉得是在郊区或者城市边缘,这时候我们就得看,它与传统城区之间有没有断裂带。
裘维维:很多新区跟老城区之间是没有断裂带、紧密相连。
刘德科:当年钱江新城刚起步的时候,也是一个新区,它跟城区之间也有断裂带,但不明显。从庆春路、凤起路、解放路一路过去,是连接得比较紧密的。
或者我们以比较普遍性的一个新区——临安的滨湖新区为例,从临安的老城区来看,它们之间是没有断裂带的;但如果以杭州的眼光来看,它是有断裂带的。
裘维维:但它的断裂带现在是南湖、青山湖科技城。
刘德科:青山湖科技城不算断裂带,至少它是有规划的。从未来科技城到临安滨湖新区,过去是有断裂带的,是老余杭,因为之前还没有规划。
叶建英:现在南湖起来了。
刘德科:达摩院、之江实验室都来了。
裘维维:滨湖新区是很典型的,一边接着临安的老城区,本身也是城区的一部分。另外一边连着青山湖科技城,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城;再往杭州市区的方向走就是未来科技城,连上的是蒋村、城西,南湖是未来科技城2.0。
从未来科技城到临安滨湖新区:南湖是支点
刘德科:前段时间有朋友跟我讨论,该不该买临安滨湖新区的湖滨外滩,西房集团和国开东方共同开发的一个楼盘,我就跟他讲了断裂带的问题。
南湖——也就是未来科技城2.0——的规划没出来之前,滨湖新区就只是临安人的滨湖新区。南湖处在临安和未来科技城的中间,大量的高端产业聚集在这里后,就会在地缘上形成一个支点,就能把未来科技城的势能,顺势导入临安,把两边都托起来。
在这种状态下去看滨湖新区,跟两年前比已经发生变化了,甚至跟一年前比也发生了变化。
裘维维:这就是现在的杭州,节奏很快。
叶建英: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说需要有断裂带,有断裂带才会有价差。二,重要的是,这个断裂带还要有个支点,把断裂带支起来。
裘维维:断裂带用上了,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可能性。
裘维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交通上的串联。把临安跟杭州城区串起来的,首先是地铁16号线,除此之外还有多条快速路。
叶建英:杭瑞高速从杭州到临安有三个站点,浙A的小车是可以通过ETC免费通行的,这也就相当于一条快速路,而且速度上比快速路更快。
裘维维:你刚刚去过,所以感受很深刻。滨湖新区跟主城区之间的紧密度,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连接,还有交通上的连接,南湖是支点,快速路和地铁是大动脉。
法则二:是否属于「枢纽」位置
裘维维:我们要讲的另外一个法则,就是板块「枢纽」的讲究。
刘德科:「枢纽」这个词可能会抽象一点,我们换个词就是「纽扣」,可以把衣服的两边扣在一起。以滨湖新区为例,西边是临安传统老城区,东边是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所以滨湖新区跟青山湖科技城一起成为了一颗纽扣,把两边给连通起来。
为什么纽扣很重要?如果一个板块是偏安一隅的死角,它的价值就不高。我们在地理上看一个新区时,要看它是「死角」还是「枢纽」,越是枢纽的位置,价值就会越高。比如钱江新城作为一个曾经的新区,价值很高,因为它是整个杭州的枢纽。
叶建英:它扣起了钱塘江南岸,用各种道路打通。
滨湖新区:临安的「钱江新城」·
裘维维:滨湖新区就是临安的「钱江新城」,当初刚起步时就这样讲了。
叶建英:包括商业等各方面的配套,很齐全。
裘维维:滨湖新区的商业密度是比较高的,在滨湖新区的地铁站周边,有一个上百万方体量的商业综合体。
刘德科:就是湖滨外滩附近的滨湖天地。
叶建英:在临安城区,这算是非常庞大的体量了。
裘维维:其实滨湖新区刚规划时,我还不太理解这么庞大的综合体规划,随着这几年城市的发展,一下子也就懂了。
刘德科:每一个区都应该有自己的「钱江新城」。滨湖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就很好,又把传统城区的繁华给延续过来,同时还有新城区的感觉。
裘维维:这一带本身的条件就很好,很多年前绿城也在这里开发了玉兰花园,居住感受一直很好。
法则三:当地人是否会买
裘维维:现在很多临安人买房,会选择滨湖新区,同时杭州人也会到滨湖新区来买房,这就形成了一个交集地。湖滨外滩的客群,就很明显是这样的结构特征。
叶建英:它相当于,当年钱江新城刚起来时,也是伴随着几个地标性楼盘一起起来的。
刘德科:乍一看「湖滨外滩」也像个新城的名称,其实它是个楼盘,西房集团和国开东方一起开发的,西房是杭州本土的老牌房企。
叶建英:这是西房的第三个「外滩系」楼盘吧。
裘维维:武林外滩很著名。
刘德科:武林外滩在武林广场附近,拱宸外滩在崇贤,湖滨外滩在临安滨湖新区。滨湖新区就是刚刚讲的,临安的「钱江新城」。
我们前面聊的两个法则,是用来判断这个新区有没有价值。接下来我们得判断,这个新区里面的楼盘有没有价值,也就是当地人会不会来买,这很关键。
讲到新区,难免会让人觉得都是投资者在买房。投资者去买当然没有错,但一个楼盘如果90%以上的房源,都是投资者买的,这会有问题。
裘维维:就得谨慎一点。
刘德科: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本地人会不会买,因为本地人会用本地眼光,来判断这里的价值。
叶建英:因为他们对资源是最了解的,知道哪里城市资源更集中。
刘德科:并不是说这个楼盘,100%都是本地人买就是好的。而是说要有一定比例的本地人,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投资人群,因为他们的眼光会更宽阔。两种客群的结合,楼盘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确认。
湖滨外滩:当地改善+未来科技城外溢
裘维维:观察湖滨外滩的客群会发现,两类人是尤其突出的,一部分是当地改善,他们从玉兰花园开始就会往这跑,因为这里既有城市感,又有对未来的想象空间。
还有另一部分,就是未来科技城的外溢,因为价差还是非常明显,而且未来科技城那批三万的楼盘,普遍都是摇不到的,二手房又普遍都是四万左右。
叶建英:这部分未来科技城的外溢购买力,其实也是对城市资源比较在乎的那一批人。
裘维维:他们既要有城市感,也要有生活感。
刘德科:湖滨外滩所在的滨湖新区,目前的城市感比未来科技城还要好,临安毕竟已经发展了上千年了。
叶建英:而且滨湖新区是片状的,不是带状,比较容易聚能。
刘德科:未来科技城以后的产业和城市感,当然也会很好、很璀璨,但是两个区域毕竟是有价差的。过去我们在未来科技城买房,会选择去老余杭,但现在未来科技城2.0的概念起来以后,老余杭的房价也不得了了。所以很多人现在会去临安滨湖新区买房,它既是一个新城区,又有齐全的配套,道路也很干净。
叶建英:它离区政府非常近,而且区政府的选址还是一千多年的县治所在,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城市资源都集中在这里。
法则四:是否有文化地标
裘维维:滨湖新区一带是有文化地标的——王澍先生设计的临安博物馆。
刘德科:所以我们要聊的第四个法则,是要有文化地标。你们觉得这个重要吗?因为买房的人会说「文化地标跟我有什么关系」。
叶建英:其实很重要。以前我们说过,良渚古城遗址意味着什么,它既可以获得一定的曝光率,也是心里的一种温度。我当时去看王澍先生设计的临安博物馆,觉得确实非常震撼。
裘维维:在德科的评价里面,临安博物馆是目前全杭州最值得看的一个博物馆。
刘德科:我以前不喜欢王澍的作品,但临安博物馆做得非常好。
叶建英:它好的点不仅在于建筑本身,还跟公园结合在了一起,这一点尤其好。
湖滨外滩,拐弯就是王澍先生设计的临安博物馆·
刘德科:湖滨外滩拐个弯,就是临安博物馆。我最近恰好小小地研究了一下文明的起源和城市的起源,美国有一位学者提出,一个城市文明的起点有三个原则——神圣、安全、繁忙。繁忙就是经济,也就是要繁华。
他把神圣排在第一位,如果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其实就是要有文化地标。我们走进临安博物馆时,是有那种神圣感觉的,它体现了一座城市,从吴越文化到今天为止的呈现方式。这跟房价和房子的价值有没有直接关系?对不起,没有。
裘维维:跟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城区的认知度也有关系。
刘德科:但它最终还是会成为房价的一部分。
叶建英:哪怕是带小孩去走走看看,这也是非常好的配套。
刘德科:博物馆还有一个很功利的效应,它就像最亮的一颗星星,然后把其它的星星也吸引过来,比如购物中心、医院、文化设施等等,它们都会被博物馆这个光环给吸过来,让城区变得更好。
叶建英:很多没有在临安买房的人,也会把小孩带去临安博物馆。
裘维维:这是认知问题,很多人都想要来瞻仰一下这颗星星。
法则五:挑「硬通货」户型
裘维维:回到房子本身,我们还得买「硬通货」户型,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
刘德科:虽然我们已经讲过108遍,但还是请裘维维老师继续解释一下,什么叫「硬通货」户型。
裘维维:就是哪天我不想住这套房子了,叶老师会买,刘德科也会买。会有大量的接受人群,说白了也就是看它能覆盖到多少人。
刘德科:「黄金面积段」就是建筑面积约89方到140方左右。并且89方左右能做到三房,140方以内能做到四房。
湖滨外滩主力户型:建面约89方跃层、130方四房
刘德科:湖滨外滩建面约89方,有跃层户型,也有平层户型。不过89方的跃层可能在很多人的经验之外,杭州以前是出现过一些的。
裘维维:很少,但是西房的「外滩系」基本都有,之前的拱宸外滩也有。湖滨外滩的建面约90方左右户型,上半年卖了330套,因为现在90方左右的户型,其实已经不太多了。
刘德科:整个临安卖掉的大概也就两千套左右吧。
裘维维:现在大量的三房户型,都得要到建筑面积约100方左右,但湖滨外滩做到了89方,所以这批户型非常抢手。其实我觉得湖滨外滩建筑面积约130方左右的四房,反而更有优势,因为它的单价更有优势,差不多240万左右的总价就能买一套大四房。
买三房或四房分别要花到怎样的总价,这是「硬通货」的一个标准。总价240万左右在临安的滨湖新区,现在还是能有不错的选择。
刘德科:我们刚才讲湖滨外滩这个楼盘,它的开发商是杭州的老牌房企——西房集团。杭州的老牌房企,对品质是有一些坚持的,比如湖滨外滩的高层,就做了全架空。
裘维维:湖滨外滩一半是排屋,一半是高层,相对来说彼此也不怎么受影响。
刘德科:架空层过去是杭州楼盘的标配,但这两年大部分楼盘几乎都不做了,直接把一楼做成房子给卖了。但杭州本土的一些老牌房企,在这方面还是像老绅士一样,有他们的坚持。
裘维维:包括湖滨外滩的中心花园和户型,都能看出本土老牌房企的一些坚持。
临安不限购:配置杭州资产的一个通道
裘维维:在临安不限购的大背景下,临安在整个上半年,撑起了将近1.2万套的成交量。
刘德科:这个逻辑很简单,全国各地想在杭州买住宅的人,都被杭州限购挡在外面,但又看得到杭州未来三五年明确的发展趋势,那就去临安买。
裘维维:想在杭州配置一份资产,又要是杭州发展不错的区域,同时还要兼顾生活感和城市感的话,滨湖新区、湖滨外滩都是避不开的选项。
叶建英:还要是「硬通货」户型,因为还得考虑到将来置换的可能性。
裘维维:湖滨外滩总共也只有七幢高层,四幢基本卖完了,两幢在售。
刘德科:没开盘的只剩最后一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