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底要不要买房?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房价的涨跌、政策的变化、市场的波动,都让购房者感到困惑和迷茫。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呢?
今天,我作为一名资深的作者,想给大家提供四条思路,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头绪,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思路一:从投资的角度看买房
如果你买房是为了投资,那么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了。首先,你要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走势,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供
是政策利好暖风频吹,另一边是房地产数据令人感到担忧。对此,就有人提出,如果今年不买房,5年后究竟是买不起,还是随便挑?
对此,房地产市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看多者认为,现在楼市出台了这么多利好政策,未来房价必然会反弹,今年不买房,5年后肯定是买不起。而看空者认为,政策利好对楼市的影响十分有限,房地产长期调整趋势非常明显。所以,今年不买房,5年后肯定是随便挑。而我们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老百姓的购房需求大幅萎缩
在经历了3年疫情之后,现在很多老百姓收入减少或失业,购房能力被大幅削弱了,再也支撑不起当前的高房价了。所以,即使出台再多利好政策,也无济于事。与此同时,改善性需求也越来越理性了,会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决定是否买房,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冲动买房了。老百姓购房需求快速萎缩,将会导致未来房价仍具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第二,租售比预示房价存在较大泡沫
通常国内楼市有没有泡沫,要看租售比。因为,房租的涨跌是根据当地居民收入情况而定,当地居民收入涨了,房租就会涨。而收入跌了,房租也会跟着下跌。所以,房屋租赁市场远没有二手房市场的泡沫大。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房东出租房子,需要2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在国内,房东如果出租房产,则需要50-60年才能收回成本。以上海为例,现在一套上千万元的房子,一年租金也只有12万左右,这意味着,房东投资这套房产,要用80多年才能收回投资。
第三,国内居民债务上升空间有限
在经历了20多年的房价上涨,国内有42%的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房产。房产占居民家庭总资产的77%,另有23%是金融资产。很多家庭早已经把宝押在房产上面了。资料显示,国内有2亿多房奴,还有2亿人在共同还房贷,房贷规模已经接近39万亿。所以,未来居民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并没有大家所预期的那么高。显然,未来5年,正是居民降低金融杠杆,房产去泡沫化的过程,届时房子随便挑乃是大概率的事情。
第四,保障房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为了给当地中低收入家庭兜底,现在各城市都在加快推出保障房入市的步伐。仅北京为例,在“十四五”期间,将筹措保障性租赁房40万套。而随着大量保障性租赁房、共有产权房大量入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以选择保障性租赁房,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可以选择共有产权房。这样一来,必将会分流商品房的需求。未来二手房会越来越难卖。5年后房子随便挑已经没有太大悬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