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进入深度博弈阶段。
截止到7月18号,北京新房网签2339套,二手房网签8904套。昨天新房网签134套,二手房网签674套。绿中介实时成交4276套。
7月绿中介实时成交低位运行,始终保持230多套的日均成交量。虽说不温不火,但成交没断。
昨天重要大会闭幕,首次在这种引领未来5年方向的大会上提及房地产。会议提出,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接下来很
什么政策,都要以自己的需求为主。
她的买房思路非常清晰。租房也能生活,买房是为了提高居住体验,但不能让自己未来30年被房贷捆绑。
她有一套自己的估算方法,房贷可以是房租的1.5倍。假如房租是4500,那房贷她能接受6700左右。而按照6700的月供,除去她首付可以提供的150多万,还可以用公积金或商贷170万左右。
所以,她看房的目标就是总价300多万的房子。
没有了房价涨跌的预期,只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和是否舒服,也就没有了焦虑。只在自己想买的时候买,不管未来房价是继续下跌还是由跌转涨,都和自己无关了。
北京买房人的思路正在加速转变。
张璇最近也准备买房。她和男友都是房山本地人,一个在丰台上班一个在窦店上班。
她想买一个250万左右的房子,距离地铁站近、不要太旧,两边上班都方便或者至少离一方方便的地方。
她现在考虑的是良乡或者长阳一带。很多人建议她干脆直接买东西城,原因是现在学区房便宜,好上车,未来孩子上学不用再折腾。
但张璇还没想好。她知道,这个价格买东西城,即便能买,那也是基本不怎么能住的房子了。更何况,这个价格恐怕也买不了东西城。
很多人之所以买房焦虑,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过去房价持续上涨更是放大了大家对房子的期待,把各种欲望都加诸于房子上。上学、通勤、保值增值……房子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
繁华落尽,北京的房子也回归到本来价值了。买房人也不再愿意为了那缥缈的房子预期买单,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买房时机和位置。
有人说,要等到房价见底再买。这种人也许经历了北京房价近10年过山车式的涨跌依然没有买。即便再过10年,也未必会买。
时代变了,北京的买房人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