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一大型TOD项目要来,规划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公、特色商业、品质居住、公服配套等。
近期,南湾中部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土地整备规划公布。
南湾中部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在地铁14、17号线南湾站500米范围内,临近水官高速、丹平快速。
整备实施范围约45.76万㎡,采用“利益统筹+传统土地整备”的土地整备方式,其中利益统筹实施范围约30.2万㎡,传统土地整备
风景”,“风景”变为“全景”。
丹竹头社区古红华:以“共建共治共融”,壮大社区治理“朋友圈”
曾被省、市组工部门确定为基层软弱涣散的组织,通过选派社区“第一书记”等措施“摘帽”后,如何继续巩固成果,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党委书记古红华以柔肩担重任,积极探索“警社共建+社企共治+互助共融”的“共建共治共融社区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基层各类组织、群体积极性,壮大基层治理“朋友圈”,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一头短发精干利索,目光坚毅,说话办事从不拖泥带水,总是精神抖擞,身子里仿佛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她就是古红华。从党委副书记、副站长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古红华一直扎根于社区,至今已有15个年头。正是这样的基层工作经验,让她跟老百姓处得格外亲、贴得格外近。
“建”在硬件 搭建平台织密防护网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丹竹头辖区范围内地铁、快速路等城市交通也迅速发展。居民在享受城市交通便捷的同时,也为“城中村”带来了高密度、高流动的人口。
为强化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确保社区治安环境稳定,古红华联系辖区内派出所共同探讨搭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整合社区的地理信息、人口数据和社区周边企业法人信息数据,运用线下、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采集信息,在警务室智慧社区平台上建立一个实时数据库。通过大型电子显示屏,显示辖区每栋、每房的安全信息。
当危险事件(如火灾、超门线经营等)发生时,社区能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迅速作出反应,进行精细管理、精准管控,实现一屏掌控社区大小事。这一智慧运营中心相当于社区的“智慧大脑”,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能更好地服务社区,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治”在力量 群防群治筑牢根基
“当时去参加‘龙岭模式’现场会,观看了情景剧后,给我很大的启发,回来便和社区的伙伴们一起思考如何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古红华说道。会后,古红华与股份合作公司共商共议,以岭背小区为起点,制定“学史力行——让城中村实现美丽蝶变”计划,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城市提升工作。
岭背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小区,不到8万平方米的面积有213栋楼,该小区临近地铁口,人员密集,停车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停车位数量仅有25个,小区居民车辆都只能乱停乱放在各个小街小巷里,停车难是小区居民多年的烦心事、揪心事。
古红华非常关心岭背小区“停不下,乱停车”的问题,多次带领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到岭背小区调研,发现岭背小区有一块4843平方米的空地,居民擅自利用该空地种菜、堆放杂物,并且未设围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该地位于丹竹头社区与南岭村社区交界处,属南岭股份合作公司所有。
在街道党工委支持下,古红华带领丹竹头股份合作公司与岭背两处荒地所有者南岭村股份合作公司积极沟通。最终,南岭村股份合作公司授予丹竹头股份合作公司地块使用权,由丹竹头股份合作公司出资“变废为宝”,建成两个停车场,总占地约5500平方米,可提供262个停车位,极大缓解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题。
“以前我们居民稍微晚点回来,是完全找不到车位的,现在有这么大一个停车场,所有岭背的居民都很受益啊。”丹竹头社区居民感叹道。
“融”在民心 积极践行民呼我应
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各类民生问题、各种民生需求,古红华总是想办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民生事业。
在辖区内搭建“爱心小屋”,收集群众的微心愿,并联系爱心商家、党员干部、爱心人士进行认领,让有条件的商家、居民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实现助人自助,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我希望有个小书包”“我希望有本儿童读物”“我希望每月的医药费有好心人帮忙资助一点”……一张张纸片上写着的一个个微心愿,在这里很多都能实现。
“爱心小屋”还引入银行储蓄运作理念,以“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与支付管理”运作方式,让爱心人士、志愿者在社区的公益行被量化。储存从事公益活动时间,支取的是由相应服务时间兑换的服务权限。古红华说:“我们推出义务维修、免费家教、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环境巡查、文体娱乐等服务,建立助人互助自助的机制,居民都很热情的参与,社会反响极好。”
“用心用情的为居民服务,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古红华倾听群众诉求,切实为民解忧,积极探索符合辖区的“警社共建+社企共治+爱心小屋”的共建共治共融社区治理模式,推动为民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接下来,丹竹头社区将升级打造“警社共建+社校共建+社企共治+医社共融+警楼共融+互助共融”双建双治双融的社区治理模式。“丹竹头一定可以成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群众满意的社区!”在古红华的话语间满是信心和决心。
(来源:龙岗区委政法委)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汪新林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