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01:45信息 • 发布者: 上海松江

骑友,约健身。


约定,2点30分,到。


2点15分,我准时从书店出发。


2点25分,到达。


按照老规矩,大家都迟到了。


健身房,关着门。


我给老板娘打电话,说出去拿快递去了,马上回。


门口,一男一女。


年龄,25岁左右。


女生,略胖。


男生,瘦猴。


但是,看男生的精神程度,我推测体育生。


我说,不要着急,老板马上回来了。


他们俩说,谢谢。


闲聊了几句。


女生本地人,男生是她男朋友,俩人都刚毕业,女生在考教师编,男生计划来应聘教练


无偿献血时,他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折页,随即产生了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以下简称“中华骨髓库”)的想法,于是主动向佘山镇红十字会报名。

2021年4月下旬,李朱峰同时接到了两个通知,一个请他5月初赶赴浦东机场做防疫志愿服务,另一个是在5月10日当天完成中华骨髓库登记入库。“两件事都是为社会作贡献,我都想参加,但时间有冲突,所以我决定在去机场做志愿者之前先完成登记入库。”李朱峰说,“从拨打咨询电话到跑去登记,再到取得中华骨髓库登记证书,前后只用了短短的1小时,当时心情非常激动。”自此,他开始了漫长的“髓缘”等待。

“我们有40多个年轻人同一批报名入库,还建了一个微信群,我是群里第一个配型成功并完成捐献的人。”李朱峰笑言感觉自己像中了彩票一样幸运。李朱峰告诉记者,爱人是一名护士,通过她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常识,自己从未担心过捐献会影响身体健康,家人也都非常支持他捐献。


从确定捐献日期的那刻起,李朱峰一直盼着早点完成捐献。“听到受捐者是一名只有12岁的白血病孩童时,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身为一双儿女的父亲,他立即决定用自己的热血帮助到那名孩子,“希望他尽快恢复健康“。


文字:贾丽

图片:区红十字会工作站提供

编辑:张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