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脊柱骨科的门诊,有一名“暖心爷爷”。
暖心爷爷名叫曾祥嘉,主任医师,瘦高个儿,细长眼睛,头戴鸭舌帽,两侧头发夹杂着些许银丝,精神矍铄,说话不疾不徐,思维清晰。他笑着告诉记者:“我今年已经70岁啦,刚好与新中国同岁!”
退休后,曾祥嘉闲不住,又回到了医院坐诊,还成为了一名“健康科普员”,主动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分享出去,为周边朋友和病人答疑解惑,收获了一众粉丝。
益原因,很多医院往往都是手术一条路。而在易可门诊则完全不同,实际上,静脉曲张、 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大部分并不适合手术。恪守着让患者“看名医,少花钱,少开刀”的准则,易可中医门诊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打造了以国家级继续再教育项目——高频电火花为特色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体系;以及“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奚氏清法”为特色的“静脉曲张及炎变综合征”2大特色治疗体系,并因此形成了两大特色中心——南京骨伤中心和下肢血管病中心,专家门诊常常一号难求。
两大特色疗法的国家级中医课题项目的发明人也希望这些项目得到传承,易可门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这些专家愿意来,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活”拿出来,以中医中药的标准化路径让患者实现康复的目的。这些简便廉验的疗法,帮助众多颈肩腰腿痛患者以及静脉曲张、老烂脚患者保腿成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患者的信赖和赞誉,成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名家荟萃,被患者誉为“最后一站”
据了解,易可医疗在成立之初就汇集了一批有志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名家大咖,比如脉管病领域的柳国斌教授、王义成博士、张磊博士等;骨伤领域的杭柏亚教授、余安胜教授、程传国教授、沈锡山主任……他们精心为患者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同时还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目前在南京易可门诊每个科室都有着这些大咖们的学生,如中医骨伤的张魁主任,中医血管的唐若兰主任等,他们为患者日常就诊、治疗“保驾护航”。
专家精心问诊、精确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不定期复诊,正是这样的“三级会诊机制”,视患者的健康为头等大事, 患者逐渐形成了一个个移动的“口碑”,粉丝越积越多,将这里当成治疗的“最后一站”:先来易可请专家把把关,可否保守治疗,无法保守治疗再手术不迟。
不仅治更要防,防复发当头等大事来抓
颈肩腰腿痛和下肢血管疾病最怕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无休止的复发,疾病的反反复复让患者吃尽了苦头。在医院每个医生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患者,详细的问诊都成为了一种奢望,更不要说给患者传递健康教育的理念了。
易可的这些医疗大咖聚集在易可的初衷,一方面是帮患者治好病,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将患者们管理起来,让他们知道如何去防止疾病的复发。为此这些大咖医生做了多方面的努力——骨科制定了易可特有的三阶段“治筋体系”,同时引入了国家“十二五”课题项目“易经筋”,根据颈椎、腰椎等不同的情况进行锻炼,防止疾病的反复,同时骨科的医生会根据时令等不同情况每1-2周开展定期的科普讲座,真正把防止患者的复发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在下肢血管疾病方面,易可更是根据疾病的实际状况制定了“1-1-1-3-6”保养体系,让患者及时复诊、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随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保养方案。
正是在这些专家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南京“筋伤中心”和“下肢血管中心”的患者不仅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复发率也显著降低,患者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记者 郭玲玲